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12 22:05:29

怎样在考研中能发挥自我最大能效

  心理学界大师班杜拉曾对自我效能感下过定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成就行为的推测。而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则是人们过去的经验。自我效能感对考研目标的选择,考研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你能否坚持下来都有重要影响。
  失败经历让他在临门一脚时选择放弃
  小A,山东人,江湖上一直盛传着山东高考的惨烈,加之人们对山东考生超强学习能力的深刻印象,所以小A完全符合我们对山东考生的预判。在大雪飘飞的大三期末,小A就搬进了考研专用自习室,开始了枯燥的备考期。在这期间他都是按照计划踏踏实实地看书做题,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就在大家都觉得小A肯定能考上的时候,他却在考研前的最后一个礼拜彻底放弃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小A放弃的原因是过不了心理的那道坎。
  小A读高中的时候,无论大考小考,成绩一直稳居前八,但是高考时却意外地成了班里二十多名,而当时班里的前十几名都考上了985或211等重点院校,小A只能去了一个普通一本。这个挫折让小A开始觉得自己的运气太差,考名校是不切实际的事。备考期的最后几天,巨大的压力让小A又开始怀疑自己最终他导致了他放弃备考。
  既然我们的过去经历会对考研结果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开这个心理陷阱,到达成功彼岸呢?
  如何避开“我不行”的心态陷阱
  一、 放大有利经历,积极自我暗示
  备考时,我们可以搜寻记忆中关于考试的有利经验,并将之放大到最大化,让积极的自我暗示为考研保驾护航。高考时,小B以比分数线高几分的成绩考上了一个普通一本学校,四六级也是一次性顺利通过,自此小B坚信自己的考试运非常好,于是勇敢的加入了考研的备考大军。小B谨慎地设定了目标院校,认真备考,最后成功考入了一个211学校。
  二、 忽视虚无的误判,向自己发起挑战
  小C高考时填报的全是南方院校,都没成功,最后通过调剂补录到了一个北方学校。自此,小C的父母便经常说,她以后考学工作都不要再考虑南方,她就不适合在南方发展。但是小C在考研择校时,经过对本专业各个学校的实力对比、发展前景、考试难度以及自身优势,最终把目标院校定在了南方的一所高校。考研准备过程中,也一直坚信自己的实力和选择。最终以高分被南方院校录取。小C的父母也再没提过南北方的事。
  鸡蛋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生命。让我们打败自己的心魔,挣脱虚无的枷锁,充分地发挥自我效能感,把“我不行”换成“我能行”勇往地向自己的梦想大步前进!
  更多考研经验,我们还会定期为大家更新,希望大家随时关注。另外,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暑期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在考研中能发挥自我最大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