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9 16:53:13

2017年考研报名名校分析:华东地区

  整体特色:名校如云,出路多元
          华东地区的高等教育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这里历史名校多如云,浩如繁星。“985工程”与“211工程”高校的数量仅次于华北地区。单“985”高校便有11所之多,分别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其中历史超过百年的名校更是不胜枚举。而“211工程”高校更是超过30所,加上台湾省的台湾大学、成功大学等亚洲一流高校以及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兼具学科特色的艺术类高等学府,华东地区可谓国内顶级名校的集聚地。更难能可贵的是,华东地区的高校不但历史悠久,数量繁多,在专业上更是特色鲜明。理工科方面占据了华东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的优势,发展出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理工学科,如复旦和山大的数学,南大和中科大的物理,浙大和华理工的化学与化工,上交大与华师大的电信与计算机,海大与厦大的海洋科学,同济和东南的土木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等久负盛名;医科中有历史上“北协和,南同济”美誉的同济,更有现在医科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复旦、交大、第二军医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由于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加之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好与消费理念超前,促使区域内高校在商科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上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上海等沿海省市的高校,这方面的专业尤其受到考生们的青睐;人文社科类学科更是应了那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复旦、南大、山大、华师大等传统文科强校的文史哲专业多次名列全国前三甲,实力超群,大师云集,而那些理工科学校也纷纷结合自己的优势学科走出了一条特色文科之路。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资源,华东地区的高校才能发展得如此迅猛,特色鲜明。也正因为如此,广大考生一旦在华东地区的高校深造,毕业时,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向在等着他们,他们的选择也就变得愈加的多元化。可以借助所在区域高校国际化程度高、与国外大学交流广泛的机会出国留学,也可以借助所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选择去跨国公司、大型国企以及新兴产业公司就业,也可以选择在这风险与机会并存、充满挑战性的国际市场白手起家创业。总之,选择华东地区的高校深造所能给予考生们的绝不仅仅只是一纸文凭。
          代表选手特写: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始建于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由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创建,首任校董为孙中山先生。“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解放初期曾被誉为“江南第一学府”,现坊间亦有“北有北大,南有复旦”之说,学校以无可争议的综合实力名列华东名校之冠。学校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之一,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成员大学。现有学科涵盖了文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工学等十大门类,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
          复旦多年来始终占据着国内外所列中国高校排行榜的前三位,并跻身世界百强高校。复旦在一些学科领域具有强大的传统与优势,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地位,以及广泛的人脉网络和软硬件资源、师资力量等堪称国内超一流。文史哲与理论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优势也具有压倒性的,华东地区中也就只有同为国内文理超级强校的南京大学能与之分庭抗礼。此外,复旦在数理化方面的强势与实力同样令兄弟院校感到巨大的压力,其数学领域的威望以及优秀传统也只有北大能与之睥睨。当然,复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软肋,那就是工科的发展,始终没有能够有迅猛的发展与突破。而同为传统优势学科的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虽然依旧实力强悍,但也遭遇同城的上交大、二军大以及同济等高校的步步紧逼,发展并不一帆风顺。但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复旦作为华东地区一哥的地位虽时有挑战,但目前仍无法撼动其地位,它仍然是众多考生心目中的神圣高校。
          候选选手列举
          浙江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前身为求是书院,曾被誉为“东方剑桥”,现有工学“北清华,南浙大”之说,化工、电气、数学发展得很好,文科中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为最大的闪光点。
          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前身为南洋公学,被誉为“东方的MIT”,理工科很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尤其强,医学、管理学科发展得很好,文科在法学上有特色。
          南京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前身为“国立中央大学”,始终坚定不并校路线,受学人敬仰。文理见长,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长年把持全国第一的位置,文史哲都很强。
          中国科技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有中国“科技英才的摇篮”之称,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类大学,两院院士人数超多,数理化样样强悍,文史方面科学技术史独树一帜。
          山东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前身为山东大学堂,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历史沿革非常曲折而艰辛,校风淳朴。文理兼长,数学、材料及文学学科很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考研报名名校分析:华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