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心理学:心理测量概述
心理测量概述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2.测量的基本要素:A.参照点:绝对零点、相对零点,心理测量中多采用相对零点。B.单位:有确定的意义、相等的价值。3.测量的四种量表按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A.命表量表:无零点、无大小、不能加减乘除。B.顺序量表:无零点、分大小、不能加减乘除。C.等距量表:有相对零点、分大小、能加减不能乘除。D.比例量表:有绝对零点、分大小、能加减乘除。
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析
1.特征: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也就是测验标准化问题。2.分类:A.按测验对象:认知测验(能力侧向测验、成就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B.按测验方式:个别测验、团体测验。C.按测验内容:文字(纸笔)测验、非文字(操作)测验。D.按测验功能:成就与预测测验、难度与速度测验、描述与诊断测验。E.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潜力参照测验。
心理测量的产生与发展
1.董仲舒:“一手画方,一首画圆,莫能成”;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2.刘劭: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研究能力(也包括性格)的专著;1937年美国学者施瑞奥克将该书以《人类能力的研究》为书名译成英文在美国的发展。3.“周岁试儿”:6世纪中叶,中国江南“周岁试儿”,类似于现在的婴儿发展测验。4.清代益智图(七巧板)、九连环:最早的创造力测验;刘湛思将他们介绍到国外;伍德沃斯试九连环为“中国式迷津”。七巧板与现在的发散思维完全一致。5.高尔顿:大规模系统测量个别差异的先驱,即首先提倡用科学方法测量人格;也是应用评定量表,问卷法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把统计方法应用到个别差异研究中。6.卡特尔: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个术语。7.比内:测验的根本原理是将个人的行为与他人作比较;与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斯-比量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