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9 16:48:49

西方经济学2015年考研复习笔记:第十一章

  暑期复习节奏紧张,专业课的复习在暑假期间也应该展开了,太奇考研老师为大家整理总结了考研专业课笔记资料,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暑期有效的进行专业课复习。
          经济学专业是历年考研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比较激烈,要想取得高分需要对公共课和专业课进行强化复习,掌握基础、方法和技巧。综观各个招生单位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参考书都指定的是人大版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老师可谓是经济学的泰斗,其编写的《西方经济学》一版再版,广为各个院校及专业导师推崇。对于经济学考研学子来说,复习好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可以说能给自己的专业课增光不少。
          第十一章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的含义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消费函数一般以收入为自变量,反映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现同方面的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但消费与收入并不一定按同一比例变动。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假定收入一定,消费的数量还取决于消费倾向的大小,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简称为APC )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果用C 表示消费,用Y 表示收入,则APC= C/Y边际消费倾向(简称MPC )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如以代表消费增量,以DY代表收入增量,则,MPC=DC/D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的含义和表示消费曲线是表示消费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用图表示为:
          线性消费函数的含义和表示C=a+bY在公式中,a 表示自主消费,b 表示引致消费。
          (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假定收入一定,储蓄的大小还取决于储蓄倾向的大小,储蓄倾向是指在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 )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APS=S/Y (S 表示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MPS=DS/DY.储蓄曲线如图:E 为收支相抵,此时储蓄为零,E 的右边为负储蓄|OB|=a,E 的右边储蓄为正。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
          第二节 投资函数
          (一)投资的概念投资是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净投资是指扩大资本存量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
          (二)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MEC )是指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
          贴现贴现是指将未到期的收入变换为现期收入的过程。
          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是资本品的价格和投资者对资本品带来收入的预期。
          (三)投资函数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投资函数一般地可以表示为:I=I (r )
          投资曲线如右图所示:把投资函数以线形的形式可表示如下:I=I0-dr 其中,I0为自主投资,(-dr )为引致投资。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构成,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①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总和来表示。
          国民收入=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总和= 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 工资+ 利息+ 地租+ 利润=消费+ 储蓄=C+S②从总需求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总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可以分别用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来代表,消费支出即为消费,投资支出即为投资,所以国民收入=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消费+ 投资=C+I国民收入的大小是由总供给的总需求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明社会上需求不足,产品买不出去,价格下跌、生产收缩,从而总供给减少,国民收入相应减少,反之则反是。如果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则生产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从而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这就决定了在这种总供给与总需求水平下,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此可见,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 总需求这一条件可以写成C+S=C+IT ;TS=I S是一种漏出因素,这使国民收入收缩,I 是一种注入因素,它使国民收入扩张,S=I ,国民收入保持均衡,所以,在两部的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力量是储蓄与投资。
          如果 S>I,表明漏出大于注入,此时国民收入收缩S
       
       
        推荐链接:
       2015年太奇考研暑期集训营
        2015私秘985/211特别保录取计划
        2015私秘定校定专业保录取计划
        2015私秘全封闭集训营计划
        2015私秘标准定向保过计划
        2015私秘专业课计划
        2015私秘精品计划
        太奇奇记本
        太奇考研智能网络课堂——记、讲、测、答学习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方经济学2015年考研复习笔记: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