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法硕联考(刑法学)》考前突破试卷[3]
2014年大纲于9月13日公布,太奇考研官方网站()第一时间发布到网站供广大考生下载参考,下面太奇考研小编整理分享的2014年《考研法硕联考(刑法学)》考前突破试卷,希望对参加2014考研的考生朋友们有所帮助,了解更多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请您继续关注太奇考研官方网站更多精彩内容!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甲在夜晚射杀乙,结果将乙饲养的一匹马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
B.工具不能犯未遂
C.对象不能犯未遂
D.能犯未遂
正确答案:C,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行为人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其行为构成(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间隔时间,一般为( )年;对一次减刑2年或3年刑期后又适用假释的,其间隔时间不能少于( )年。
A.1、2
B.1、3
C.2、2
D.2、3
正确答案:A,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意表示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甲为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执行公务,重伤乙,甲的行为构成( )。
A.妨害公务罪
B.故意伤害罪
C.扰乱公务秩序罪
D.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原则,根据其中的一个重罪论处
正确答案:D,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给出了犯罪的一般定义,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
B.设置了定量要求,表明认定犯罪不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 “程度”或“量”
C.“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D.设定“但书”的基本理念在于: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 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 判决
正确答案:A,
第 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对于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应当( )
A.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B.按照放火罪定罪处罚
C.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和放火罪实行数罪并罚
D.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A,
第 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2010年真题)甲因与乙有仇,便捏造乙卖淫的事实,到处散布并向公安局告发,使乙受到严重精神伤害。甲的行为构成( )。
A.诬告陷害罪
B.报复陷害罪
C.侮辱罪
D.诽谤罪 (责任编辑:tq20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