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9 16:45:20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考研模拟题: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第九章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选择题
          1.社会规范学习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
          A.遵从——抗拒——妥协
          B.遵从——认同——内化
          C.抗拒——认同——遵从
          D.认同——遵从——内化
          2.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弗洛伊德
          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从 岁开始的,因为他认为这之前儿童没有道德。( )
          A.1 B.2 C.3 D.5
          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儿童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
          A.家教不严,家长自身作风不良
          B.教师对学生品德影响有所疏忽
          C.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太过复杂
          D.学生自身意志薄弱
          5.品德不良的纠正一般经历哪些阶段?( )
          A.执拗——醒悟——改变
          B.醒悟——再犯——顿悟
          C.醒悟——转变——自新
          D.转变——自新——醒悟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
          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考研模拟题: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第九章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选择题
          1.B 2.B 3.D 4.D 5.C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
          答:社会规范的学习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社会规范的遵从
          首先,社会规范学习是逐步积累交往经验的过程。教育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传递系统,其基本职能是传递社会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动作经验与交往经验,形成个体的知识、
          技能和品德,使之学会做人。
          社会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个体要在群体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所确立的交往规则。个体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结构,完成个
          体的交往适应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二)社会规范的认同
          其次,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认同社会规范的过程。人类个体作为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体,与其所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个体通过适应环境来维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两种,一为自然环境,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自然现实和法则,社会环境则为人类提供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和法则。这样,人对其所生存环境的适应也就包括了适应自然现实与法则的生物适应和适应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与法则的社会适应。
          人的社会生活体现的是与人交往的生活内容,这种交往生活不是个体的随意行为,而是以社会规范为指导的社会交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对交往情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是主体
          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情境的社会性适应。因此,个体的社会适应是通过学习与认同社会规范来实现的。
          (三)社会规范的内化
          第三,社会规范学习是通过规范的“内化”过程实现的。个体对规范的接受过程,体现为一种内化过程。规范的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首先,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用以约束其成员的社会行为,从而维持一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思想工具。这样,规范本身就成为一种外在于主体而存在的一种行为要求(行为标准)。作为行为主体的社会个体,为要能在一定社会组织中与其他成员保持正常交往,则必须对这种外在于自身而存在的行为要求有所适应,这就是规范与主体之间的 (责任编辑:admi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考研模拟题: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