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考研知道真题也难答出高分:掌握科学答题方法
考题的误导和参考答案的困惑1)考题陈旧的误导。目前,很多学校每年考试科目、书目都有较大调整, 体现在考试科目的序号、 名称变化较大。 比如 2006 年前,很多学校主要考行政管理学,相关考试学科主要是政治学等。近5年很多学校已经从行政管理学逐渐转向公共管理学,考试科目日益综合,如管理学、 、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但由于 2006 年后一些学校不对外公开考题,目前很多考生得到的考题都是 5 年前的, 这对考生有很大误导。 比如, 人大 2006 年前的考题, 特别是 2000年左右的考题,主要侧重于行政学和行政法学,涉及的教材也相对老,考生太关注这些陈旧的考题会适得其反。这两年,人大不考行政法和政治学了,重点从行政学转向公共管理。
2) 提供信息不准。这几年很多学校的考试书目、科目几乎 1-2年就变。但有些考研辅导渠道提供的招生简章和参考书目都是前几年的, 甚至还有 2004 年的。 经过对考题认真的专业分析会发现规律。比如,对外经贸大学前近些年考过夏书章的书,后来考张国庆的书,这两年考陈振明的书。复旦大学、北航、北邮等很多学校都变化。很多学校前几年甚至去年的真题、答案和书都不好再用。
3) 相互传抄资料。目前有些辅导渠道传播了很多考题和答案,有的比较可靠,但有的题目出处不准和答案不准,因为没有专业人士的把关而错误传播较多。
4) 答不对题。有的问题,如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对专业人士来说是简单的基本问题,但对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不太熟悉,很多教材没有系统比较分析,在一些辅导书和网络上出现这种情况,题目问的是新公共服务,答案却是新公共管理,因为有的人认为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但不知道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反思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民营化,强调政府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政府的重要角色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公共利益是目的(目标)而不是产品。
5) 用A书内容答B书的题。 这是目前一些考研辅导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行政改革这个重要考点,北大版、人大版和中山版出的考题可能类似,但答题需依据的教材差别较大,对我国行政改革的经验总结、问题反思和对策建议也有所差别,答题思路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如果用 A 书的答案答 B 书的题,可能很难得到一半的分。目前很多辅导类的答案,看似有理,实际很难得高分。
6) 综合性考研书,不清楚来源。目前也有综合性的行政管理学辅导资料,但考生不清楚这个题目从哪里来,答案从哪里来,对哪个学校能用?有的教材摘要、习题、真题几个部分都讲同一个问题,跨专业考生不太清楚哪个更好。
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原因很多,大背景是行政管理这个学科的发展变化很快,各个学校教学和考试自成一体,不像法学、等学科相对成熟稳定。具体来说,提供考题和答案的渠道比较多,比较难鉴别,因此必须通过专业人士审核把关才能在考研的路上做到事半功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