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9 16:42:28

2014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循环系统疾病剖析10

  距离考研初试考试越来越近了,考研专业课西医综合的备考学习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研专业课复习怎么效果最好?太奇考研提醒广大考生,在考前冲刺阶段,以知识查漏补缺为主、真题模拟演练相辅、放松心情,张弛有度。
          循环系统疾病是考研专业课西医综合备考的要点之一,无论是临床表现还是发病的机制和病理,大家都要熟悉,有助于日后的临床实践。循环系统十大类疾病,为大家详细的分析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备考。下面来看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发病机制】 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l~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
          【临床表现】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
          (一)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二)性质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三)诱因 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
          (四)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渐消失。
          (五)缓解方式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压低(≥0.1mV),发作缓解后恢复。
          (二)心电图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J点后60~80ms)持续2分钟为运动试验阳性标准。
          (四)心电图连续监测
          四、冠状动脉造影。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中除上述典型的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之外,心肌缺血所引起的缺血性胸痛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类型,有关心绞痛的分型命名不下十余种,但其中除变异型心绞痛具有短暂ST段抬高的特异的心电图变化而仍为临床所留用外,其他如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等诊断临床上均已弃用。
          【发病机制】 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差别主要在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缺血性心绞痛,虽然也可因劳力负荷诱发但劳力负荷中止后胸痛并不能缓解。
          【防治】
          缓解疼痛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以钙通道阻滞剂的疗效最好。
          心肌梗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大量的研究已证明,绝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闭塞。 (责任编辑:tq20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循环系统疾病剖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