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古文学史:元明清及近代部分试题与答案(一)
中国古文学史对于文科生喜欢历史的同学们背诵记忆还不至于很头疼,对于讨厌历史文学类就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打算2014年考研的同学根据院校的不同可能要考到中国古文学史,太奇考研专业课的辅导老师为了方便同学们背诵记忆收集整理了历年常考的元明清及近代部分试题并给出答案,希望能帮助那些讨厌背诵但又不得不背的同学们顺利复习。(一) 填空题
1.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含散曲_和_杂剧__。
2.散曲又叫__北曲_,是元代兴盛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有曲调,泛称
_曲子__,和剧曲不同,散曲只供__清唱__。
3.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是独立的 曲子。套数是吸取诸宫调的联套方法,把同一_宫调_的曲子联缀而成。
________可多可少,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用同一宫调连唱的两或三支曲子叫_带过曲_。4.散曲在正格之外可加_衬字。[端正好]等十四种曲调中,可以______。
5.散曲用韵主要依照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一书,其中曲韵分为__19_部。在散曲中____平、上_、去__声通押的现象很普遍。散曲用韵一韵到底__而且不避_重韵,通首押一个字的称为________体。
6.近人隋树森辑录《全元散曲》一书,其中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有200余人,作品有小令3800_余首,套数450__余首。现存散曲作品中,以叹世弃时_和弃世归隐题材的居多。
7.散曲的语言风格_通俗_为本色。但也有如周德清《中原音韵》中说的______这样一种,另一些作品更多地继承诗词传统,使语言趋向典雅。
8.元代散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9.杂剧是用_北曲 演唱的戏曲, _杂剧诞生于中国北方。它是在_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讲唱艺术而成。
10.杂剧把_歌曲、宾白、舞蹈、表演_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独特风格的戏剧形式。剧本体裁一般是一本四折_和一本一剧。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__曲牌 组成_套曲_。楔子放在开头称_序幕__,放在折与折之间的称_过场__。杂剧的脚色分行有旦、末、净_、外,还有杂一类。全剧一般由主角唱到底,正末主唱的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11.元曲四大家是指_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康进之的《李逵负荆_》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水浒戏”。元杂剧中著名的复仇悲剧是纪君祥的《赵氏孤儿_》。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是关汉卿的《_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12.元杂剧前期活动中心是_北方(大都),后期则是_南方(杭州)。
13.宋元时期用_南曲_演唱的戏曲称南戏,最初流行浙东沿海一带。
14.随着杂剧的逐渐衰弱,元末_南戏_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新的戏曲形式传奇。
15.明中叶流行的戏曲唱腔影响较大的有弋阳腔_和昆腔,首先把昆腔搬上舞台的是_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戏《浣纱记》。
16.《浣纱记》描写_西施_和范蠡的爱情故事,作品把国家 利益摆在了个人爱情幸福之上,使其思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7.明代前期剧坛上泛滥着“以时文为南曲”的逆流,要求大肆宣传封建礼教。王学左派思想家________的民主思想,为一些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戏剧的产生扫除了思想障碍。
18.朱权著的《太和正音谱》蓝格的《录鬼簿续编》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19.明中叶比较有成就、有影响的戏曲作家作品有_王九思的《杜甫游春》杂剧,康海的《中山狼》杂剧,李开先的《宝剑记》。
20.《鸣凤记》写严嵩父子的倒行逆施,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以当代时事入戏,比较严格按照真人真事写作的_传奇_。】 (责任编辑:小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