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过来人倾情传授:金融学专业课四步突破法
为使广大志向考取金融学专业硕士的考生们掌握考研技巧,提前做好考研准备,太奇考研小编特别为大家分享广受好评的人民银行在读硕士倾情传授的金融学专业课四步突破法,希望能够助大家一臂之力!一、 看书阶段
对于刚开始准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专业课的人来讲,第一步毫无疑问是看书。这一步,并不是最重要的,仅仅是让你对专业课考研的相关内容能有个大致的了解。
策略:看书的时候,始终问自己,这本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消费者行为还是宏观经济管理,关注的焦点不是知识细节。
作用:对核心课程能有个大致的了解,获得一个感性的宏观经济框架,为第二阶段的复习打下一个基础。
目标:对于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的框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合上书,一想知道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包括国民收入的决定,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包括国际贸易,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
测试的方法:如果你来找我测试,我会问,你知道货币银行学包括几大块吗,我希望的回答是几块,分别是什么?
二、 经典框架
我们认为,参加专业课考试之前必须要形成框架,框架包括两种,低级阶段是课本框架;高级阶段是自己形成的框架。这两个框架前者是基础,解决“微观在手”,后者是提升,解决“宏观把握”。当你“微观在手、宏观把握”的时候,你已经成功了大半。
这一步所说的经典框架就是指课本框架。考研复习时所使用的教材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它的篇章安排在逻辑或理论上基本不存在问题,大家一定要重视和珍惜,这是最好的复习资料。
这一步是四个步骤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辛苦的,大家一定要加油!
策略:一章、一节的看,认真的做笔记,通过写字提升记忆,不要怕浪费时间。忍耐力强的人可以使用电脑做笔记,速度很快,效果好,并且可以提升电脑能力,仅供参考。看完一章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合上书,回忆该章包括几节,每一节的内容是什么,不用将其表达出来,只要自己能够领会就好,这一步知识的领悟第一位的。这时会很痛苦,一定要坚持,你可以叩问自己,你想考上吗,如果你想法强烈,那么你就会淡化痛苦感,如果想法不强烈,你还是去找工作吧。
效果:有三个。一是帮助你理解知识,同时加强对框架的理解,为第三阶段做准备;二是,在答题时,书本上的这种框架逻辑会对你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家可能认识不多,最终考试的分数会很大程度上受这种金融知识逻辑的影响,对经典框架的理解或记忆会让你获得基本的金融分析逻辑;三是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会帮助你。举个例子:08年初试的时候,最后一道题考长期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内容,大家一看都很迷糊,这时你可能的一种思路是回忆教材中的框架,看哪一部分与长期劳动生产率相关,当然结果很明显是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部分,当时我采用的就是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六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最后的分数应该是很高的。这里要说明的是很多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利用教材中的理论以及合乎逻辑的分析是最重要的。
测试的方法:你来找我测试的话,我会问你易纲《货币银行学》第四编讲什么,下面包括几章,第一章包括几节,分别讲什么内容?我可以回答出来,第四编是货币与经济,包括三章,分别是LS-LM模型,AS-AD模型以及通货膨胀问题,然后第一章下面包括三节等。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同时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用的内容都要这样,但核心内容必须做到这一点。我所指的核心内容是指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国际金融学。
做笔记的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推荐一种。“要点+关键词”。大到某一章节,小到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是由若干要点构成的,我们需要把所有的要点,或者称为要点体系总结梳理出来。以《财政学》中税负转嫁为例(见陈共《财政学》),至少包括如下几个大的要点:(1)相关背景;(2)定义;(3)特点,包括3点;(4)税负转嫁方式,有4种;(5)税负转嫁的一般理论。每一个大的要点可能还包括若干小的要点,经过层层分解以后,就会形成要点体系。而对于其中每一个小的要点,可以用几个关键词去表达,没有必要像书上一样完整地记下来。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减轻了记忆负担。在答题的时候,只需再将这些关键词组织一下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tq20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