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专业课经济学复习热门笔记(八)
太奇考研整理分享考研经济学复习笔记之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希望对参加2014考研的考生朋友们有所帮助,了解更多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请您继续关注太奇考研官方网站(www.tqkaoyan.com) 更多精彩内容!试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答:市场失灵是指现实的市场机制在许多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1)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就导致厂商的平均收益不等于边际收益。而厂商在确定生产数量的时候以边际收益为标准,这样成本就和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不相等。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单位产量所支付的货币额超过厂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
所以,不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状况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对于不完全竞争现象政府应该管制,例如进行数量和价格等的调控。
(2)外部影响。当存在外部影响的时候,从事某种经济行为的经济单位不能从其行为中获得全部收益或者不必为之支付全部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所得到的收益或所承担的成本与经济行为人的收益或成本不相一致。正是这种不一致使得私人的最优选择与社会的最优选择产生偏差,从而私人的最优选择行为导致社会意义上的低效率。假定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为VP,该行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Vs,由于存在外部经济,故VP
在这种情况下,帕累托最优状态没有得到实现,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政府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政策解决外部性问题:
①使用税收和补贴。对产生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收数额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它成员造成的损失的税收,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企业,政府应当给与补贴。
②合并企业。把产生外部经济影响的经济单位与受到外部影响的经济单位合并在一起,外部影响就会成为一个单位的内部问题。合并后的企业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进行生产,将会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决定的生产量,此时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③规定财产权。根据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晰,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的条件下,无论初始产权的如何规定,市场的最终均衡状态都是有效率的。所以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会通过产权的交易得到解决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通常具有非排他性或(和)非竞争性。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和道路等。一种商品的非排他性是指,拥有或消费该商品的人不能或很难把他人排除在该商品的消费之外。非竞争性是指,增加该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即使具有排他性,由于非竞争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商品的机会成本总为0。这样,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力。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已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没有产出。显然,这时候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责任编辑:tq20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