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9 10:53:41

2014考研马哲:历史唯物主义多选题附答案)

  2014考研提示:太奇考研官网()为广大考研学子第一时间发布2014考研大纲最新消息,帮助考生把握大纲精髓,第一时间由太奇考研名师解读大纲变化,预测2014年命题方向,欢迎广大考研学子密切关注
          以下太奇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2014考研马哲:历史唯物主义多选题附答案),希望对2014考研考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
          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
          B、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某物的属性为标准
          C、主体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D、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
          2、 2006年9月8日,中国首次设立环境保护科普创新奖,弥补了行业空白。这说明中国公众对地理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意识到环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它是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它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决定社会的性质
          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D、它间接地制约着社会发展的速度
          3、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变量。从国际比较来看,如果我国长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将使中国与印度在劳力资源与总抚养比等方面的竞争地位由显著优势变成严重劣势。因此,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是“人口政策进入特殊而关键的时期”。从总体上看,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4、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的深刻革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5、正如达尔文发现了物种的起源与进化的规律,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人民群众和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的过程
          6、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这些物质性具体表现在()
          A、社会生产力是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关系是物质关系
          B、在社会的物质条件中形成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C、地理环境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物质性
          D、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社会的物质性,对人类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
                               

kythree 发表于 2016-8-9 11:34:32


                               
          7、“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有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杀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的决定论原则D、否定科学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8、英国科技哲学家斯诺在《两种文化》中说过,“我们必须用以反对技术的恶果的唯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我们没有别的出路。我们无法退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没有技术的伊甸园。”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认为只有科学技术能够解决“全球问题”
          B、认为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认为科学技术导致了“全球问题”
          D、对科学技术发展全盘否定
          9、哲学家孔德认为:“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
          A、认为人类历史是具有规律的
          B、没有认识到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C、他否认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D、他的这一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倾向
          10、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从所谓“人类天性”出发,来评判各种社会制度,认为凡是符合人类天性的社会制度便是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他的这一观点()
          A、把所谓人类天性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B、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C、否认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肯定了人的历史主体性
          11、“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生产关系的生产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
          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12、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有()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社会形态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这种社会形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只要社会形态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就不会灭亡
          D、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13、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建设是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社会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在()
          A、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没有直接的关系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定要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
          D、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要加强社会文化建设
       
                               

kytwo 发表于 2016-8-9 12:32:50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体表现在()
          A、它深化了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认识
          B、它深化了对革命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C、它深化了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D、它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结构和运行机构的认识
          15、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
          B、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C、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D、历史人物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16、邓小平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早在1975—1979年期间,邓小平依据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多次提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大大提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B、将导致生产力革命,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C、不断变革着人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
          D、将自动解决科技革命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
          17、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18、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这一说法()
          A、肯定了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的作用
          B、肯定了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重视普通个人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D、说明每个人都要有历史责任,都要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
          19、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党的群众路线和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点B、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C、为人民服务的观点D、对群众负责的观点
          20、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规律原理
          D、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
          21、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2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A、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kyfour 发表于 2016-8-9 14:04:41


                               
          A、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
          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
          C、社会发展完全是由必然性支配的,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
          D、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2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历史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产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又要求杰出人物产生,毛泽东适应了历史的发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的胜利。可见,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
          A、他们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指挥者
          B、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
          C、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
          D、他们是对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者
          25、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A、看到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B、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C、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6、马克思指出,科学“是历史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意味着()
          A、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革命因素
          B、社会历史是由科学技术所决定的
          C、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动力
          D、科学技术具有多方位的社会功能
          27、波普尔认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能在精确相似的条件下重复”,社会运动不存在与“原型相同的重复”,所以“历史没有规律”。他的这一观点()
          A、混淆了历史事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B、看到了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看到了社会规律的独一无二性
          D、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实在性
          28、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
          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
          C、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人们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做出科学上的预见,但不能预见具体事件的发展
          29、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30、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kyfour 发表于 2016-8-9 14:23:07


                                2014年考研报考指南-太奇考研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考研马哲:历史唯物主义多选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