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马哲:历史唯物主义单选题(附答案)
2014考研提示:太奇考研官网()为广大考研学子第一时间发布2014考研大纲最新消息,帮助考生把握大纲精髓,第一时间由太奇考研名师解读大纲变化,预测2014年命题方向,欢迎广大考研学子密切关注。以下太奇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2014考研马哲:历史唯物主义单选题(附答案),希望对2014考研考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
A、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
B、人类精神需要的产物
C、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
2、 19世纪,美国鼓励向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认为这是既发展西部又解决饭碗问题的聪明之举。孰料过度放牧造成大面积沙化,1934年春季终于发展成灾害性的沙尘暴。1935年,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约2 400公里、南北宽1 440公里、高约3公里的“黑龙”,3天中横扫了美国2/3的地区,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事后美国不得不实施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之一——“罗斯福生态工程”,才避免了黑风暴的继续肆虐。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但是,人类社会运动的主体是()
A、劳动者B、上层建筑
C、生产方式D、阶级和阶级斗争
4、“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指出,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工具B、生产力
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
5、“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能说明上述观点()
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6、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正确思想的哲学理论根据是()
A、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原理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7、美国生物学家康莫纳指出:“在热切探寻现代科学技术利益的过程中,我们几乎产生一种致命的错觉:人们已经最终逃脱了对自然界平衡的依赖,而事实是可悲的、截然不同的。”这说明()
A、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永久性破坏
B、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将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
C、我们依赖于自然界的平衡,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D、科学技术能力和自然界的平衡将永远无法一致
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D、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9、列宁说:“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这就是说()
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
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
10、整个宇宙都受着唯一的运动规律即万有引力规律支配,不仅自然界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运动,社会也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发展。可见,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上,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形式相同
B、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本质不同
C、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没有共同之处
D、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所处的历史条件”是()
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2、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说明()
A、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然否定历史决定论
B、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
C、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D、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13、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一观点认为()
A、哲学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B、哲学革命不是政治变革的前导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更才是真正的革命
14、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
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B、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革命
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5、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运动,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的生产
C、生产力D、科学技术革命
16、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系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并无不同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17、“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
A、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
B、认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
C、承认国家是个历史范围
D、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18、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的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需要通过改革的途径和手段来解决社会革命。1978年以后,我国经历了一场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是指()
A、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B、改革也是一种阶级斗争形式
C、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
D、改革是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的“制度创新”
19、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20、“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这一观点()
A、简化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性
B、否认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条件性
C、承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D、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
21、“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个别举动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重视必然性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C、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D、认为偶然性被必然性所决定
22、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一观点是()
A、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
B、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C、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D、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2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全部历史活动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的,而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人的本质是()
A、自私的、贪婪的B、树立社会公德
C、社会的法律和意识形态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4、“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25、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做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这表明()
A、产多少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无关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一致的
D、做工作要坚持适度原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