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马原”的两个解题方法
对于准备参加2014年考研的学子来说,作为考研的必考科目,政治是让很多考生感到头疼的一科了,但是事实证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采取扎实的复习则可以取得高分,下面,太奇考研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分享关于考研政治科目当中难度较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一课的解题方法,帮助对大家有所帮助。通常情况下,“马原”真题不会直接考查考生对某个概念或原理的识记能力,而侧重考查考生们对概念和原理的应用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分析题,真题的出题角度都非常灵活,在此以两种出题方法来详谈。
一、名人名言引出问题
2012年真题第1题:恩格斯说:“鹰比人看的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从这道真题的选项来看,A、B、C三个选项的观点都是正确的,D选项中是错误的,除了人类以外,高等动物也同样具有感觉和心理,可排除。再深入分析恩格斯的原话,可以看出B和C选项的观点虽然正确,但是却与题意无关。因此,本题选A。从历年真题的归纳整理来看,以这样的名人名言来考查“马原”的题型很多,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时需要关注和积累一些古今中外哲学家的言论,例如柏拉图,苏格拉底、康德、马克思、恩格斯、贝克莱、笛卡尔、费尔巴哈、毛泽东等等,他们的言论往往是命题的素材。
二、利用成对概念出题
2009年真题第1题: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
从这道真题来看,考查了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的原话,正确答案应该选A。从答案的选项来看,物质和意识两者的关系,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第一个分水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可见,在马原的真题中,经常利用这样的成对概念来命制选择题,类似的还有运动和静止、质变和量变、必然性和偶然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等。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要清晰地把握好这些成对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不能留存任何模糊的识记印象,要做到这样,就要做到“三个必须”。
第一,必须掌握概念定义。即充分理解和把握基本概念,不管重点还是难点,概念本义是理解概念间模糊点的基础。
第二,必须掌握概念差别。概念间的差别到底是什么要一清二楚,不能模棱两可。考生在比较概念间的差别是切忌糊里糊涂,似是而非。
第三,必须掌握概念联系。概念之间的联系也要非常清楚,知识点都不是单一呈现的,考试中经常会以多个知识点的联系来考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