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9 08:45:40

2016年考研政治毛概冲刺指导:第八章(1)

  即使到了冲刺复习环节但是考研政治的基础部分还是不难放松,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复习,很多科目轮流攻陷你的大脑,政治背诵的内容你还记得多少呢?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研政治应该回过头来看看背诵的基础,对毛中特的后期复习都只有好处。太奇考研老师提醒大家,复习固然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环,但是考研报名的关注也十分的重要,在我们专注于考研复习的同时不要错过报名及准考证打印的时间。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2)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2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3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①保持宏观经济稳定,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③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④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其基本根据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
          a.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b.公有制经济是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c.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3)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2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
          3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前提),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占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里不包括公有制中的按劳分配,主要是个体劳动者(个人劳动经营所得)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出卖劳动力)。
          b.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等。
          c.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4、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1)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3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3)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考研政治毛概冲刺指导:第八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