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10 09:39:09

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笔记:二战及雅尔塔体系

  世界史是历史学考研的重要科目,对于历史学专业课的复习需要考生把握历史脉络,统筹历史发展,将平行和交叉的历史时间和知识点捋清,把握好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够在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图谱,加深理解和记忆。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世界史各阶段重点要识,帮助考生筑建知识框架,为后续复习打好前奏。
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笔记: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大战前夕:1933 年德国纳粹党夺取政权后,利用西方民主国家对苏联的恐惧和维持西方世界内部和平的侥幸心理,逐步推进对外扩张计划,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强迫罗马尼亚签订奴役性经济协定,并准备随时袭击波兰,推动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1936 年德奥协定:30 年代初,纳粹德国的扩张格局尚未完全显露,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利益格局未经充分协调。1934 年,德国首次夺取奥地利失败。1936 年下半年,英法的靖政策使国际形势转而有利于德国。1936 年7 月11 日,奥地利与德国签订一项秘密协定和一份公开发表的公报,德国基本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
  (2)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伴随着对外扩张的推进,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之间出现了集团化的趋势。1936 年10 月25 日,意大利和德国在柏林缔结正式协定,承认彼此的对外扩张战略并划分了扩张重心,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同年11 月25 日,德、日正式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及秘密附件。1937 年11 月6 日,意大利加入协定。在反共产国际的旗号下,初步形成了号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法西斯侵略集团。它不仅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也针对西方民主国家,意味着战争威胁的迫近。
  (3)苏台德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地处欧洲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希特勒力图以此作为其向欧洲扩张的据点,遂于1938 年4 月,利用捷西北边境苏台德区的德意志少数民族问题挑起叛乱,力图将苏台德区并入德国。5 月中旬,德国向捷边境集结军队,捷政府发布动员令准备抵抗,引发了“五月危机”。在英、法、苏联等国的干预下,危机最终以德国的妥协告终。
  (4)慕尼黑协定:五月危机以后,希特勒继续推行侵捷计划,英、法政府在其日益显露的扩张意图下步步后退。1938 年9 月中旬至9 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先后三次飞往德国进行斡旋,力图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以换取和平。9 月29 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次日签署《慕尼黑协定》。该协定将绥靖政策推到极致,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形势,加速了世界战争的到来。
  (5)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计划在9 月初进攻波兰。为避免出现与英法和苏联两线时作战的局面,希特勒决定此前对苏联作出重大让步,换取苏联的中立。而苏联则担心一旦卷入欧洲战争,即将面临德、日在东西两线的夹攻,而英、法、苏三国谈判的破裂又使之无法指望从英法得到帮助,因此被迫决定与德国进行政治谈判。1939 年8 月23 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与苏联领导人签订了为期10 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的签订表明,面对法西斯逼人的扩张态势,英法苏等主要欧洲国家最终未能及时组成起强有力的反法西斯联盟,战争的爆发在所难免。
  (6)绥靖政策
  ①绥靖政策是指20 世纪30 年代初期以来至二战之初,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行为的妥协、纵容政策。对德国纳粹政府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扩军备战的举动,英法政府采取纵容态度。1935 年6 月18 日,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意味着德国违背和约、扩军备战政策的合法化。1938 年以后,对于德国吞并奥地利、谋夺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更为明显的扩张行为,英法始终忍让退缩、甚至协助促成。欧美国家还默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对日本在远东的一系列扩张行为,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
  ②绥靖政策形成的原因首先在于欧美国家对于法西斯国家始终存有侥幸心理,设想通过妥协退让、牺牲小国和弱国利益来满足其扩张欲望,避免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及对本国安全与利益的威胁。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力图利用法西斯国家钳制、对抗苏联也是绥靖政策形成的重要因素。另外,法国国内政局不稳,无力独力坚持强硬的对德政策,最终也走上绥靖道路。
  ③英法美等国的妥协、姑息绥靖政策,使得集体安全体系无法建立,而法西斯侵略势力却发展壮大,世界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笔记

kyone 发表于 2016-7-10 10:29: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并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后,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条件成熟了。
  1939 年9 月1 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9 月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大战全面爆发。但战争初期,英法并未放弃绥靖立场,以至错失良机,法西斯德国在短期内迅速攻占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和比利时,战火终于延及英、法。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意味着战争的边界扩大到世界范围。
  敦克尔克大撤退:1940 年5 月10 日,法国战役开始。德国彻底修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而英法盟军却墨守成规,错误估计德军进攻方向,结果为北路德军所牵制,中路德军则穿过阿登山脉,跨入法境。5 月23 日,败退的盟军被包围在敦克尔克。次日,德军停止进攻,33 万英、法军队得以逃回英国,史称“敦克尔克大撤退”,它标志着英、法盟军战略部署的失败。
  不列颠之战:1940 年5 月,丘吉尔出任首相,英国对战争的态度完全改变。法国投降后,希特勒对英国发动和平攻势,遭英国拒绝。希特勒首先对英国发动空战,力图夺取制空权。8 月中旬,发展为大规模空战。从9 月开始,德国空军把重点改为对伦敦进行报复空袭,从11 月至次年5 月,又改为对工业城市进行分散轰炸。不列颠之战以德国空军惨败告终,成为希特勒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所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挫,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莫斯科战役:1941 年6 月22 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突袭。由于苏联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判断失误,致使苏军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但苏联迅速组织反击。9 月和11月,德军先后两次对莫斯科发动大规模进攻。1942 年初,德军被赶出莫斯科州。莫斯科战役的失败是德国继不列颠空战失败之后一次更大的失败。
  偷袭珍珠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面临北进与南进两种选择,经过权衡,最终因大部分陆军无法从中国脱身而决定坚持南进方针,与美英一战。为排除美国的武力干预,日本一面与美国谈判,一面秘密策划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1941 年12 月7 日,在美国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日军联合舰队对珍珠港进行了猛烈狂轰,美国损失惨重,突袭取得重大胜利。12 月8 日,美、英对日宣战,随后,“自由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以及拉丁美洲国家也对日宣战。12 月11 日,德、意对美宣战,美、中、拉丁美洲国家对德、意宣战,形成真正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失败后,1942 年6 月下旬,希特勒在南线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是进攻的重心。由于德军在高加索战役中被打败,斯大林格勒战役遂成为决定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东线胜负的关键。德军虽于9 月底攻入城南,但在此后的两个多月里被陷城中,始终未能攻占全城。1943 年初,苏联发起进攻,并与1 月底、2 月初迫使德军投降。随后解放了北高加索、罗斯托夫等大片地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牵制并消耗了德军的主力部队,打乱了德国的核心战略部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阿拉曼大捷:1942 年7 月1 日,德军的隆美尔非洲军团在北非的阿拉曼地区大败英军,引起英、美的极度担忧。经协商,两国制定了在西北非登陆,与在埃英军配合,包抄德、意军队的战略计划。10 月23 日,英军从阿拉曼发动进攻,大败隆美尔,将德、意军队赶出埃及。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又一个转折点。
  中途岛之战:1942 年4、5 月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一再受挫,日本侵略者遂决定对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的前哨——中途岛发动进攻,消灭美国残留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战前,美军已破译了日军进攻中途岛的全部情报,占据了防御和指挥优势,战斗一开始,日军就陷入被动,损失惨重。6月5 日,日军总指挥山本五十六下令停止进攻。中途岛海战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是太平洋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瓜岛之战:中途岛海战之后,战线转到西南太平洋。美军打算转守为攻,日军则转入固守,瓜达尔卡纳尔岛成为双方争夺以落实其整个战略部署的关键。1942 年7 月,日本率先到达该岛施工。8 月7 日,美国占领了瓜岛,由此展开了长达半年的争夺瓜岛之战。1943 年初,日本承认失败,2 月岛上日军全部撤离。瓜岛之战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成为美军反攻的起点,日本则损失惨重,从此完全转为退守,太平洋战场的局势逐步明晰。
  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笔记

kyone 发表于 2016-7-10 10:50:01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大战的结束:
  (1)反法西斯联盟形成:1941 年6 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先后表示对苏联的反法西斯事业提供帮助,苏联也积极调整对外关系,争取联合一切反对法西斯的力量。
  7 月,苏、英签订《关于在对德战争中共同行动的协定》。苏联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在伦敦的流亡政府也签订了同样协定,并与其他国家的伦敦流亡政府以及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反法西斯联盟逐渐形成。
  8 月14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奠定了反法西斯国家联合的原则基础。9 月29 日至10 月1 日,苏美英三国代表签订《对俄国供应第一号议定书》,首次确认了战时三国同盟关系。
  1942 年1 月1 日,美英苏中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至此,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起来。这个联盟成为反法西斯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和决定性条件。
  开罗宣言:1943 年,反法西斯联盟基本控制了战争局势。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决定在德黑兰进行会晤,商讨最后打败轴心国的战略,以及战后和平与合作问题。在德黑兰会议前夕,1943 年11 月22 日至11 月26 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会后,三国发表“开罗宣言”,提出战后解放或归还日占殖民地的原则,美国公开声明支持台湾等地回归中国,但迫使蒋介石同意把中国东北某些权益让予苏联,把大连作为国际自由港。作为历史文件,开罗宣言承认中国领土完整,支持民族独立,具有积极意义。
  德黑兰会议:1943 年11 月28 日至12 月1 日,德黑兰会议召开,这是苏、美、英三大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战时的第一次会晤。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领土变动问题,以及苏联对日作战、建立联合国组织等问题,并解决了三国长期争论的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德黑兰会议对加强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协调盟国作战,加速战争的胜利进程,起了积极作用。
  诺曼底登陆: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 年6 月6 日盟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在诺曼底登陆,因德军的抵抗登陆进行了近50 天才完成,2 个月后以法国的光复而胜利结束。
  雅尔塔会议:1945 年2 月4 日至11 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之际,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木半岛举行雅尔塔会议,商讨处置德国、打败日本、规划战后和平等问题。会议内容:①提出分区占领、非法西斯化和战后赔款等对德原则;②以中国主权、领土完整为代价,换取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后对日作战。③商讨了成立联合国和④波兰问题。雅尔塔会议是战时最重要的一次会议,确定了战争后期战略发展与战后合作的基本原则,但也带有三大国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色彩。
  德国投降:柏林战役结束后,1945 年5 月8 日签署投降书。
  波茨坦会议:1945 年5 月8 日深夜,在柏林举行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第三帝国灭亡。1945 年7 月17 日至8 月2 日,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由新任首相艾德礼接替)在波茨坦举行战时最后一次会议。会上,三国分歧日益表面化、扩大化。会议最后签署了包括分区占领、非军事化、解散纳粹组织、重建德国政治、经济以及获取战后赔偿等21 项内容在内的议定书。苏联重申保证履行对日作战的义务。7 月26 日,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8 月6 日、9 日,广岛、长崎受原子弹。8 日,苏联对日宣战。15 日签署投降书。
  5.二战的影响
  ①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战争。由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全世界近50 个国家结成联盟与之抗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②二战最大、最直接的消极影响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③积极影响:战争的需要推动了科技发展,成为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端,并影响着战后新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形成;战时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推动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主义观念的传播、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以及战争中所经受的考验推动了亚非人民的觉醒,促进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战争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治力量的重大重组,美国正式确立了霸主地位,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雅尔塔体系:1.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确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0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故名。主要内容: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均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1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建立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美元与黄金相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1973 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的垮台,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2)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简称。1947年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他是一个多边性国际协定。其宗旨是减少关税和贸易障碍,促
  进各国生产,扩大国际交换,创造就业机会等。于1995年12月12日,关贸总协定在日内瓦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完结,建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3)美国主导地位的确立:二战后,美国完成了对英国地位的取代,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其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二分之一强,为战后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提供工业品;在货币金融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在国际贸易与投资方面,1941 年到1946 年的租借法案通过国家进行贷款投资,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债权国,1947 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在科技方面,战时的美国接纳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遭受迫害的科学家、科技人才,战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在新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以上几方面条件凑合起来,标志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中支配性地位的确立。
  2.对战败国的处理:
  (1)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到1946年10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开庭,对21
  名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讯和判决。纽伦堡审判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公开给予侵略战争的密谋者、组织者、执行者以应得的惩罚。
  (2)总命令第一号:为独占日本,1945年8月13日美国将它拟定的“总命令第一号”发给盟国征求意见。把接受日本投降分为三大地区:中国、中国台湾和印度支那北部地区(以北纬16度为界)由中国政府受降;中国东北、朝鲜北半部(以北纬38度为界)和库页岛由苏军受降;日本、菲律宾和朝鲜南半部由美国陆军受降。此外,东南亚和印度支那南部地区有英、澳军受降。9月2日,麦克阿瑟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提议略有修改。
  (3)东京审判:东京审判是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历时两年半,最后在甲级战犯中宣判25名有罪。东京审判确认了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行为,使国际法中战犯概念得到重大发展。东京审判是对日本侵略势力以及军国主义分子的重要清算和有力打击,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人民反对侵略、争取和平的士气,增强了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人民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
  (4)三八线: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二战末期,盟国根据协议以朝鲜国土上北纬38°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南朝鲜和北朝鲜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大国形势:美国独占鳌头,控制联合国与经济体系;苏联成为一流强国,军事力量国土面积大增;英国开始依附美国,法国大国地位恢复,中国加入大国行列。
  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笔记

kysix 发表于 2016-7-10 12:20:08

  3.雅尔塔体系:
  (1)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
  内容:①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②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占领地区。
  ③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持世界和平。④对德日意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2)雅尔塔体系的性质:二战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决定了雅尔塔体系相对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进步性。①联合国比国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有效性;②雅尔塔会议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③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原则,提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和普遍幸福。④雅尔塔体系毕竟是美苏三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具有划分势力范围、共同宰制世界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这一点与凡尔赛体系有相似之处。雅尔塔体系最终将世界分裂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全球进入冷战状态。
  4.联合国的建立
  (1)历史背景:联合国不是国际联盟的延续,酝酿于世界法反西斯战争中,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
  上建立的普遍性的、新型的国际组织,体现了世界各国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2)成立过程:①在1941 年8 月的《大西洋宪章》中,美、英就表示了战后建立“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的愿望。② 1941 年9 月,苏联代表也曾在伦敦发表谋求“战后和平体制”的声明。③1942 年1 月1 日,美、苏、英、中等26 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宣布接受这一原则。④1943 年10 月30 日的莫斯科三外长会议结束时,中、苏、美、英发表共同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问题。⑤1944 年7 月18 日,美国邀请中苏英三国代表在华盛顿近郊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讨论建立普遍国际组织的问题。这次会议基本勾勒出了联合国的轮廓。1945 年2 月的雅尔塔会议解决了敦巴顿会议上遗留的原始会员国和安理会表决程序的问题。⑥1945 年4 月25 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开幕,6 月25 日通过《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10 月24 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有51 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3)联合国建立的意义①联合国的成员国包括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独立主权国家,是协调国际关系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代表。②联合国宗旨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发展与合作。③继承
  了自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协调方面的基本规则和惯例,既是近代以来国际社会探索国际合作与协调的结果,又反映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力量的对比,表达了世界各国维护国际长期和平的愿望,在调整战后国际紧张局势、避免战争威胁、解决国际冲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展开有效对话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4 年8 月21 日至10 月7 日,美苏英三国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区的敦巴顿橡树园召开会议,讨论各国提出的设立普遍国际组织的方案。会议决定将这一组织命名为“联合国”,并讨论了其组成机构和组织原则。关于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的席位和安理会表决程序的问题引发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的争论,被暂时搁置。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敦巴顿橡树园建议案)。
  旧金山会议: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1945 年4 月25 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50 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基本按照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的内容通过了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6 月26 日,与会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 月24 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
  雅尔塔公式:1945 年2 月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问题的适用原则,其中,对重大实质性问题的“大国一致原则”体现了美英对苏联的妥协。
  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笔记

kyfive 发表于 2016-7-10 13:49:50

  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立:
  1.冷战的兴起
  (1)冷战的历史起源:
  ①法西斯国家的世界性扩张促成了美苏之间的战时合作。而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接近胜利时,在战争后期的几次重要国际会议上和战后初期的希腊、土耳其、伊朗等问题上,二者之间的隔阂与争端再度凸显。
  ②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和苏联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冷战对峙的前提。战后的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绝对优势,确立了它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雅尔塔体系承认了社会主义制度,确认了苏联在国际问题上的特殊地位和发言权,扩大了苏联的版图,使苏联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成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军事强国。许多东欧国家在地缘政治上加入了苏联社会主义营垒,苏联成为唯一堪与美国抗衡的另一超级大国。美、苏各自地位与实力的提升伴随着彼此之间猜忌与顾忌的加深,最终形成相互防范、对峙的冷战格局。
  ③美苏各自战略导向直接促成冷战。美、苏各自的扩张倾向激起了彼此的担忧,彼此的防范措施又在新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抗,最终导致冷战爆发。
  (2)兴起:
  ①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其母校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主张英、美结成同盟,发出公开号召,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铁幕演说是“冷战”初步展开的重要标志。
  ②凯南电报:二战后,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的矛盾日益加剧。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凯南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电报认为苏联“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为当时杜鲁门政府正在实行的对苏强硬“遏制”政策提供了详尽的理论依据。
  2.两大阵营的对峙:
  (1)从二战后期开始的美苏摩擦在战后正式演变为冷战格局: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共产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形成意味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1953 年,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斯大林逝世,美苏关系出现转机。美国主张通过
  对话“软化”苏联;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对外政策指导方针,以求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1955 年对奥地利和约的缔结和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1959 年的戴维营会谈都显示出美苏关系缓和的迹象。但U—2 飞机事件使“戴维营精神”烟消云散,美苏关系又跌入低谷,进入新的冷战僵持时期,对抗在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达到高潮。
  马歇尔计划:战后欧洲面临严重困难。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实践。共有16个国家和德国的英法美占领区,接受了援助,使得美国控制欧洲,恢复欧洲各国的经济,促使欧洲一体化。
  杜鲁门主义:1947 年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引子,提出了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他认为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必须而且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这一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变为全球扩张。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1948 年3 月17 日,出于抵制法西斯主义再度崛起、恐苏、恐共和提高各自政治地位等考虑,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西欧五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缔结了《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合约,有效期50 年。这是一项针对苏联的以军事同盟为核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合作条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除了通过经济上控制西欧外,还在军事控制西欧各国,以便遏制苏联。1949年4 月4 日,美、英、法、意﹑加﹑比、荷、卢、挪、冰、等12 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8 月24 日,公约正式生效。北约的建立和扩大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莫洛托夫计划:为防止马歇尔计划对东欧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其可能造成的东欧对苏离心倾向,苏联对东欧国家进行政治安抚和经济援助。从1947 年7 月开始,苏联与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贷款协定、科技合作协定、贸易和航行条约以及最惠待遇协定等,西方将之统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这是苏联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反击,加强了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济联系,割裂了东、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1949 年,在莫洛托夫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的封闭的苏联东欧经济集团——经互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莫洛托夫计划执行后,斯大林根据两个平行经济体系和市场的原则,提议成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组织。1949 年1 月5 日至8 日,苏、保、波、匈、罗、捷等6 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经互会设卢布为“集体外汇”,以经济交流、技术援助、原料、粮食、机器和装备等方面的协助以实现成员国间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为宗旨。经互会的成立,标志着战后欧洲的经济分裂和两种对立世界经济体系的出现。经互会是苏联控制东欧、与美国对抗的工具。
  “共产党情报局”:为应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苏联进一步从政治和军事上对东欧加强控制。1947 年9 月下旬,苏、波、南、保、罗、匈、捷、法、意等9 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指出世界已分裂为两大阵营,强调各国共产党协同行动的必要性,为此,决定成立情报局。由于各国共产党的反对,情报局没有设立国际中心。情报局对冷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仍渗透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色彩,到1956 年约解散。
  华沙条约组织:1955 年5 月5 日,美国和西欧将联邦德国拉入北约,激化了美苏矛盾。5 月14 日,苏、波、民主德国、匈、捷、阿、保、罗等八国在华沙召开会议,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条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联合防御”机制。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991 年7 月1 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的六国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伦敦建议”,决定成立西德国家。6月21日,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于24日封锁柏林,力图阻止西德建立,出现第一次“柏林危机”,掀起第一次冷战高潮。29日,美国通过空运突破封锁,并对苏占区展开反封锁。1949年5月,苏联撤销封锁。9月20日、10月7日,西德和东德成立,德国分裂,柏林危机以苏联的失败告终。
  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1958年11月,在德国统一已经不可能的情况下使德国分裂固定化,迫使美国及其盟国承认民主德国,苏联政府向西方三大国发出照会,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的驻军,使柏林成为”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将把进入西柏林的过境检查权转交给民主德国。美英法拒绝了苏联要他们从西柏林撤军的要求,并宣布苏联如果封锁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他们将不惜诉诸武力,苏联对于以上反应立即提出了强烈抗议,战后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导致修建柏林墙,德国分裂。
  戴维营会谈:第二次柏林危机后,赫鲁晓夫急于访美。经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于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访问美国。赫鲁晓夫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两天会谈。会谈中双方均不愿做出实质性让步,但决定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并宣布艾森豪威尔于1960年春正式访苏。“戴维营精神”营造的美苏缓和迹象不久就被U-2飞机事件打破了。
  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利用1961年美、古断交的机会,积极向西半球渗透。1962年10月14日,美国侦察到苏联正在古巴修建中程导弹发射场。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过电视向全国通报了这一消息,声称这将被视为苏联对美国的袭击而招致全面报复,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导弹。同时,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美国在全世界的海、陆、空三军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在美国核战争威胁的压力下,苏联被迫于11月11日撤走全部部署在古巴的导弹。11月20日,美国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对抗升级的表现,世界被推到核战争的边缘。此后,美、苏开始合谋保持核垄断地位,加快就禁止核试验达成协议的步伐。
  (2)试论述二战后初期冷战兴起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冷战的主要特征:
  原因:①战后美苏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
  ②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美国凭借战后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领导世界,苏联认为可以保护东欧的安全想与美国一分天下,这是冷战的根本起因。
  ③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制定和推行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
  导火线: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打响冷战的第一枪。
  表现:①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1955年,苏联签订了对奥和约,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在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②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同时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侵越战争受挫,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南撤军,中美建交。
  ③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特征:①冷战的意识形态特征:都希望在经济上战胜对方,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扩大影响。
  ②军事对抗的防御特征:在整个冷战时期,其实美苏之间一直在进行着相互攀升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但是政策的灵魂为防御,以和平为原则。
  ③冷战中在美苏之间具有一种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④冷战中也有缓和。如1953—1956奥地利问题的解决和1955年苏联和西德的建交。
  对于考研历史学的复习,考生需要寻找规律,加强知识架构建设。因为历史的知识很复杂也很混乱,需要考生捋清思路才不至记忆混乱。最后希望考生能够加强吸收理解,把握历史的脉络,掌握历史事实,贯通古今中外,争取为2015历史学考研打好专业课的基础,需要下载资料请前往资料下载中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跨考网!
  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笔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笔记:二战及雅尔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