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3 17:22:27

心理学知识点:测验的实施、计分和误差

 1、标准化是:
  测验编制中遵循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测验实施中要统一步骤和标准,结果解释时也要统一标准。换句话说,不仅编制测验时要严格选题、预试取样、施测、建立常模、确定记分标准和解释系统、有信度和效度验证,而且测验在实施测量时也要统一准和步骤,以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和结果的影响。
  2、心理测验的实施程序:
  预告测验、准备测验环境、准备测验材料、熟悉测验的具体步骤、熟悉测验的指导语、具体实施
  3、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中的要素:
  主试(包括助手)、被试、测试工具、环境。
  4、主试误差是:
  由于主试实施测验必然伴随的影响因素造成的误差。
  5、主试误差包括:
  主试者的生理物理因素、主试在施测时偏离规定程序。
  6、有几种情况主试能发生较大影响:
  (1)测验步骤复杂,指导语冗长、繁琐。
  (2)测验题目本身模糊不定,形式多变。
  (3)安排的测验条件宽裕,有较多灵活机动的余地。
  (4)被试属幼儿或有情绪捆扰者。
  7、控制误差的方法:
  (1)严格遵从指导语,不带任何暗示,被试提问时,尽量按中性方式回答。
  (2)测验前不讲太多无关的话,以免引起被试的烦躁情绪和反感。
  (3)对特殊问题有心理准备
  8、被试误差可分为:
  应试技巧与练习、动机和焦虑、反应定势。
  (1)应试技巧与练习:速度测验比难度测验更易受练习因素的影响。
  (2)动机和焦虑:对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来说,被试动机强才能有好成绩。
  一般来说,适度的测验焦虑会使人提高兴奋水平,促进注意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有利于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类测验的成绩。但是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测验。
  (3)反应定势:也叫反应风格。是被试的一种反应倾向,与测验内容无关。简言之即被试的答题习惯。
  定势的种类:求“快”定势、求“精确”定势、喜好正面叙述的定势、位置定势、长选项定势、猜测定势。
  9、主试的心理因素:
  主试的态度对智力测验的成绩有影响。主试的动机也会影响测验。主试的期望对测验结果的影响最典型的范例是“罗森塔儿效应”。
  10、被试对主试的五种需要:
  现实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对主试权威性的需要、特殊需要。
  11、如何控制主、被试交互作用引起的误差:
  可建立良好的主、被试协调关系。
  协调关系是指:主、被试之间产生的一种友好、合作、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地作好测验的关系。
  12、计分标准化的含义:
  (1)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在编制测验时就要根据测验的目的、性质及题型确定一个适当的计分程序。
  (2)对施测者而言,在测验完成以后要按测验操作手册上的规定要严格进行计分。
  13、计分的一般程序:
  记录被试反应、参考标准答案、计算最后得分。
  14、常见的猜测修正方法:
  S=R-32、 W/n-33、 1 S是真正分数、R是被试答对的题目数,W是被试答错的题目数,n为选择项数目。
  以上是海文考研老师整理的心理测量知识点中测验的实施、计分和误差”的相关内容,希望专业的考生能够全面掌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学知识点:测验的实施、计分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