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8-1 11:49:0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三章疑难点解析

  本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主要论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包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要求、意义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从历年命题规律来看,本章不是分析题命题的重要章节,近几年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本章重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以及与时俱进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这是本章今年复习的重点所在。建议本章的复习以选择题的准备为主。万学·海文就本章知识点疑难问题和历年命题特点,出示以下例题,进行解析。
  例一:单项选择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段话出自毛泽东的( )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湖南人民运动考察报告》
  C 《井冈山的斗争》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B
  答题思路:
  毛泽东是一位语言大师,要注意他的著作言论出处及历史背景。
  《湖南人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支持农民运动,反对说农民运动“糟的很”的情况下写的。针对说“糟”的观点,毛泽东才说了上面的话。其他选项都不涉及这一主题。
  例二:不定项选择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顽固派作斗争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是因为( )
  A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英美派和汉奸亲日派是有区别的
  B 中国共产党害怕失去国民党的支持
  C 顽固派有既联共又反共但不愿决裂的两重性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是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基本条件
  答案:ACD
  答题思路:
  共产党同顽固派作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不是害怕失去国民党的支持,而是想把其留在抗日营内。这是因为:第一,顽固派与汉奸亲日派有区别,既有抗日一面又不放弃反共要求;第二,坚持团结抗战的必要性。因此,正确答案是ACD。要清楚共产党“有理、有利、有节”不是害怕失去国民党的支持,而是想把其留在抗日阵营内,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例三:不定项选择
  毛泽东在《发刊词 》中指出,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
  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 党的建设
  D 土地革命
  答案:AB
  答题思路:
  毛泽东指出,三大法宝是党在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关键在于在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的认识上再进一步,三大法宝中,主体是注重自身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党的组织作为主体使用两个基本武器,而这两个基本武器就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围绕三大法宝,弄清它们的关系。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既然是法宝,必然是武器,而武器是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来使用的。明白了这一点,则可以确定选项AB 是正确的。
  例四:不定项选择
  下列原则和口号,属于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是( )
  A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
  B 兵民是胜利之本
  C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D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
  答案:BC
  答题思路:
  A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B是,毛泽东在1938年5月的《论持久战》中提出的;选项C毛泽东在1938年11月《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提出来的。选项D是毛泽东在1934年1月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提出的。
  因此,正确选项为BC。考生要对毛泽东著作中脍炙人口的语句有所了解,这样对解题会大有帮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三章疑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