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30 12:37:09

2017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重要考点梳理(7)

  下面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2017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重要考点,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五W”模式
  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及定义 拉斯韦尔公式“五W”模式:
  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相对应指出了传播研究的五个方面,即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
  (提示:5W模式的优点在于直观的表现了传播的过程,规划了传播学研究。缺点缺少了反馈环节,忽视了噪音的干扰。)
  传播学研究人类传播行为、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新闻传播学应是传播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这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可细分为理论、应用和历史三个分支,即理论新闻传播学、应用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
  二、新闻传播行为
  (一)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需要——→动机——→行为——→目的
  需要,是指生命体对某种目的的渴求和欲望。需要是行为得以产生的原动力。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动机是基于需要而产生的,动机性行为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动因,都是由动机而激发而形成行为。二是有目标,都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总之,需要时动机产生的动因,但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动机,只有需要指向特定的目标,并且具备了达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时,动机才能形成,才会具备激发人的行为的动力,即当和需要相适应的客观条件出现时,愿望、需要才能成为行动的动机。
  (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
  (2)安全需要,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等。
  (3)社交需要,如友谊、情感、归属等。
  (4)心理需要,如自尊、尊重、权威、地位等。
  (5)自我实现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等。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时从外部的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三)传播的特点
  1)陈述事实,它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特征,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是传播者应该采取朴素的陈述事实的方法,不能加入外来的成分,只有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才能维护新闻的生命。
  2)具有新意,要求传播者向受传者提供变动的新情况、新信息、新近发生的新鲜事实,常报常新。
  3)报道及时,当食物的变动由“普通事实”变化为“新闻事实”,而尚未回复至“普通事实”这一状态时,传播者及时发现,尽快捕捉,在及时里迅速报道这一变化。
  4)公开传播,新闻只有最大程度的让全社会自由收受,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陈述事实”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陈述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传播者应该采取朴素的陈述事实的方法,不能加入外来的成分,或者传播的事实被夸大或被缩小,某些事实层面被篡改,那么这样的“报道”就不是真正的新闻或者完全的新闻。因此忠实地陈述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就是维护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是非常微观,非常具体的,即是“曾经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客观的、现实的人、事、地、时。

kytwo 发表于 2016-7-30 14:14:38


  (五)新闻的定义及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目前流行的各种定义中最恰当的一个定义,这个新闻定义,用极其简约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四个特点:陈述事实,具有新意,报道及时,公开传播。从内涵上看,这个定义是新闻这一特定事物的特点总和的确切、简洁的说明,内涵是明确的;从外延上看,这个定义可以说明古今中外一切新闻,所指对象的范围是清晰地。认识新闻定义,对掌握新闻写作规律起着指导作用。
  三、新闻传播者
  (一)新闻传播者的角色特征
  1、新闻传播者是“信息流通的动力”
  2、新闻传播者是“意见交流的桥梁”
  3、新闻传播者是“监督权力的镜鉴”
  4、新闻传播者是“社会民众的教师”
  以上四个方面是对新闻传播者社会角色的定位,也是社会对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期待,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中的短处最主要是非常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二)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全过程。
  新闻采集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1、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地满足受传者的多种需求,既正确引导社会需求,又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2、忠实执行新闻调控机关的法令和指示,务使给定信息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3、培养良好的职业技能,以出色的新闻敏感和宣传敏感及时发现与捕捉新闻信息。
  信息制作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1正确把关,合理控制新闻信息的流量和流向。
  2制作加工时要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并使其快捷传播。
  信息反馈:全面地了解全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后继传播行为。
  1、正反馈:系统偏离旧稳态向新稳态过渡的过程。
  2、负反馈:系统趋向稳态的过程,对有效传播有重要意义。
  (三)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分为一般权利和角色权利两种,角色权利专指新闻传播者完成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权利,主要有:
  1、知察权:新闻传播者的职业行为——收集、核实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活动不受阻碍,政府、公务员及一切有关方面人士不拒绝提供公民依法应知晓的信息。
  2、编辑权:新闻传播者有对新闻信息独立进行选择和处理的权利。
  3、传播权:新闻传播者将采集加工后的新闻信息的承载物——新闻传播媒介自由传达至受传者的自由。取消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追惩制与预防制,是传播权的前提。
  4、监督批评权:这里专指新闻传播者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利用新闻传播媒介对政府、公务员及其他人士的行政业绩、个人品行和违法失职行为进行公开报道,以实施监督和批评的权利。独立、负责地开展舆论监督与新闻批评,是新闻传播者的重要角色权利。
  5、秘匿权:新闻传播者不向外界透露消息提供者身份和姓名的权利。
  6、著作权:又称版权,指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
  7、人身安全权。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中公考研小编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对自己所考的科目以及目标院校进行深入了解后再制定计划复习。为此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新闻与传播硕士(MJC)考研重要考点梳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