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解读: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临床医学属于医学(门类代码10)下属的一级学科,学科代码1002,以下又分为18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内科学(100201)、儿科学(100202)、老年医学(100203)、神经病学(10020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护理学(100209)、外科学(100210)、妇产科学(100211)、眼科学(100212)、耳鼻咽喉科学(100213)、肿瘤学(1002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5)、运动医学(100216)、麻醉学(100217)、急诊医学(100218).以下是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的相关介绍。一.学科背景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科是研究各种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展规律、治疗以及康复的一门临床医学,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如生物遗传学、神经化学、精神药理学、电生理学、脑影像学以及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康复技术等。重点研究领域为常见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精神药理学;老年和儿童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物质滥用研究;康复精神医学;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等。
二.就业分析
客观的讲精神卫生专业与临床其他专业比要相对容易就业,而切就业一般都是大中城市。我国的精神卫生发展要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南北方的地区差异明显存在。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际关系的紧张,精神心理问题日趋突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我国从事精神卫生专业的人员整体收入要低(相对临床)而且要有受他人歧视的心理准备。总之,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