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书籍:文化社会心理学
文化社会心理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不同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彼此联系在一起。然而,究竟什么是文化?似乎所有心理过程都包括文化,但文化的心理后果能否被科学地加以研究?女p何在不使文化具体化、不强化文化刻板印象的前提下描述文化差异?文化与心智互相构成,但以何种方式进行?人类为何需要文化?心智的演化如何使人类文化的发展成为可能?文化参与如何改变心智,而心智又如何处理和应用文化?文化如何变成了一种资源,帮助人们追求他们珍视的目标?文化如何成为自我的组成部分?文化旅行者如何驾驭不同文化,又如何协调多元文化认同?
本书的作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将看似无关的研究证据整合为一套连贯一致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本书语言通俗,叙述生动,引领读者畅享知识之旅,纵览心理学、人类学和同源学科领域中引人入胜的研究文献。
文化社会心理学
作 者:[美]赵志裕(Chi-Yue Chiu)
出版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
ISBN :9787300130071
丛 书: 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定 价:¥69.00
作译者介绍
赵志裕(Chi-Yue Chiu),美国伊利诺侈大学香槟分校心理学系教授。他于1994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在香港大学心理学系任教八年后,2002年来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赵志裕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心理学、群体过程以及语言与认知。
康萤仪(Ying-Yi Hong),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她于1994年在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2年间,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2002年来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康萤仪教授于2001年获得了奥托·克兰伯格跨奥托·克兰伯格跨文化与国际关系奖,于2004年获得了青年研究者奖。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认知、自我、认同以及群际关系。
方文,男,汉族,1966年生,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3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a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
查看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文化?
新闻中的文化
历史语境中的文化概念
文化范畴
文化的定义
全书结构
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社会面向何在?
第二章文化描述策略
新闻和童话中的文化
描述文化差异
全球性路径
聚焦性路径
总结和结论
第三章人类文化的心理学基础
新闻中的文化
人猿文化
人类文化
人类文化的认知基础
人类文化的社会心理基础
自然、文化与心智
.第四章文化何用?
事实还是骗局?
生物进化和文化演化
文化对物种生存有何用途?
文化对社会有何用途?
文化对个体有何用途?
结论
第五章作为心智习惯的文化:共享的无意识思想
文化旅行者的日志
知识的分类
特别说明
作为程序性知识的心智习惯
语言相对性假说
结论
第六章文化、自我与他人:我是谁而他们又是谁?
文化与建筑
个人表征
他人表征
自我表征
群体表征
结论
第七章事件与规范:事件如何被阐明?我们该做些什么?
公共男厕中的文化心理学
事件表征
规范表征
结论
第八章文化知识的组织与应用
文化符码
文化知识的组织:文化是内部一致的意义系统吗?
文化行为的多重决定因素
不同决定因素的相对影响
文化知识的语境
结论
第九章文化再生产与文化变迁
全球文化变迁
文化传播媒介
共享表征如何被建构和再生产?
文化变迁
结论
第十章跨文化接触:对文化能力的影响
“tkj法”与蝴蝶效应
文化能力的本质
跨文化接触的心理收益
跨文化接触的心理代价
结论
第十一章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认同
海啸与全球化
迁移与全球化
全球化会造成文化的同质化吗?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迁移与多元文化认同的管理
殖民化与认同协调
结论
第十二章文化过程的科学研究
在咖啡店研究文化
超越文化差异描述
文化解释
精神统一性与文化相对性
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社会面向何在?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译后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