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30 12:06:38

由《2016历史学大纲》看2017年历史学考研复习方法

  2016年的历史学大纲终于在姗姗来迟中出现在考生的面前,对比近4年的大纲,相信广大考生们舒了一口气,因为又没有什么变化。虽然从真题上来看总体命题趋势还是有变化的,但大纲不变意味着整体复习的知识内容和体系不会发生变化,对于2017年复习历史考研,特别是跨专业考历史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福音。
  所以今天在这里我简单的和大家探讨一下准备2017年考历史学研究生的同学应该如何进行复习历史专业课的问题。今天先主要说内容上如何学习,具体复习时间安排以后再谈。
  我认为历史学的考研复习,在前期主要应该先明确以下五点:
  1. 先具体后抽象
  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时间性。如果不考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可以说,一部历史就是各个王朝、中国外国的累加。基于这样的特点,复习历史,应以时间为线索,先了解、熟悉、掌握各个时期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跨越几个朝代甚至整个中国的重要专题。缺乏对具体朝代、具体事实的了解,匆忙进入专题史的阅读,将会遗漏许多知识点,对专题的认识也不会深入,只是一种死记硬背,考试时很难有好的发挥。
  2. 以面为主,以点为辅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跨专业考者而言。具体说来,初读教材,目的在于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性了解,可以说没有任何重点,尤其不要过于关注或强记考试重点,特别是十分具体的考试重点点,以西汉为例:不分轻重,阅读三次,然后试着回忆,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十分具体、琐碎的知识点印象模糊,如汉文帝时期赋税征收的数额、减轻刑罚的具体名目、察举制的年代、对匈奴作战的年代等,留在你脑海中的是比较概括性的内容,如文景之治有经济方面的减轻赋税,法律方面的轻刑慎罚, 民族方面的和亲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一些重大举措等。这说明你的阅读有了重大收获,已经开始建立起对文、景、武三朝的平面认识。至于模糊的知识点,不要着急,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各时期均是如此。
  3. 阅读与回忆相结合
  一部教材, 可以先读两、三遍,有了一定了解后, 试着回忆学过的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回忆的并非零碎的知识, 而是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的整个历史,当然可以分成四部分去记忆(考试的四块), 这其中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按顺序回忆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及外交关系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如车上、路上、枕边甚至排队时均可从事这项工作;而且这种回忆速度较快,不占用时间。 二是变死记为记忆。 你的记忆并非对原文的复述, 而是大概意思的回忆,不求与原文一致,只求大意即可。进行回忆,你只需带一支笔,一片纸,将印象模糊或一无所知的内容做成笔记,然后再到教材中寻找,补足。
  当然,按时期顺序的回忆做得足够好以后,你就需要变换回忆的主题了。可以再以人物或专题为线索,进行回忆。你可以随时在空闲时间回忆秦皇、汉武、成吉思汗、亚历山大等人的事迹,也可以随时回忆某个专题, 如汉与匈奴的关系, 唐与突厥的关系,罗马和蛮族的关系等。
  整个历史知识肯定经不起你这样纵横结合的无数次回忆,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最终达到很高的境界, 整个历史将转化为你自己的知识,任由你使用、发挥。无论纵向、横向,还是选择、史料,你将无往而不利。
  4. 相互比较,适当剪裁
  对教材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后,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例如: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均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繁琐、细碎,全部牢记既费时费力,亦无必要,应将精力放在每个朝代有特色的方面。其他内容亦应如此处理。这样,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事实上比教科书要大大减少,或者考试不是重点的内容也删去,掌握起来难度也将大大降低。
  5. 固定复习时间
  这个固定主要指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保持连续性。历史学需要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掌握,效果会事半功倍。但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集中时间段对历史学知识进行冲刺,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尽量保持每天一读,这样始终保持对历史知识的一种感觉,同时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效果会更好。每天交叉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不要连续数天只看古代史、或世界史,这意味着每一专业的复习周期延长, 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 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这种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同时交叉复习(最好同时间段的历史中外对应,不同时间段内部对应),可以将两者互相对比,互相联系,比如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就可以联系起来记忆。时间的长度也最好固定,比如每天各拿出两到三小时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2016历史学大纲》看2017年历史学考研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