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9 21:59:25

2006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课试题

2006 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综合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
          1.罗马法复兴时期出现的以研究和恢复罗马法为核心的法学流派是
          A 罗马法学派 B 社会法学派 C 注释法学派 D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2.下列措施中,属于法律制裁的是
          A 国家公务员甲因违法失职受到降级处分
          B 驾驶员乙开车时不小心将一行人撞成轻微伤, 乙主动赔偿了该行人 300 元钱
          C 公民丙犯盗窃罪,但因有立功表现,法院判决免除其法律责任
          D 党员丁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3.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道德、习俗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表明
          A 法律的起源与道德有关B 有些法律规范是同社会习俗演化而来的
          C 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不同D 法律不是唯一的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4.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 10 万元以上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甲贪法公款 15 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 11 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
          A 演绎推理 B 归纳推理 C 实质推理 D 辩证推理
          5.维护和保障立法活动合法性的法的制定原则是
          A 合宪性与法制统一原则B 民主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原则
          6.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法律关系是产生法律规范的前提B 法律关系是一切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C 法律关系只能是人与人之间合法的社会关系D 法律关系就是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
          7、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依法继承了其父的遗产。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A 车祸 B 甲的父亲死亡 C 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 D 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
          8.分法律部门时,首先应考虑和坚持的原则是
          A 客观原则 B 目的原则 C 平衡原则 D 发展原则
          9.就国家与法的关系而言,能影响以至于决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国家所赖以存在的经注基础 B 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政策
          C 国家的中心任务D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10.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
          A 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 是否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C 是否由法律规范予以调整D 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11.在我国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时
          A 可以不再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 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 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 由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受党的政策指导
          12、下列诸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或方向,这一特性指的是法的统一性
          B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这两种说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C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没有规范性,但有法律效力,因而也属于法律的范畴
          D 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
          13、民间故事《铡美案》中,驸马陈世美被依法处决。这一法律现象表明
          A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反映,具有超阶级性B 法律有时候也是被统治阶级将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
          C 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共同意志的体现D 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也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14、下列行为中,属于狭义上的“法的适用”的是
          A 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为由批准对某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
          B 税务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C 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过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书
          D 法官张某周末在家休息时主动为邻居调解纠纷
          15、当代中国社会受到多种法律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B 西方资本主义的法律文化
          C 前苏联的法律文化 D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法律文化

kythree 发表于 2016-7-29 23:11:58


          16、下列法律中,不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17、下列关于英国宪法构成的表达,正确的是
          A 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
          B 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等构成
          C 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等构成
          D 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
          18、依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
          A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 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 纲领性宪法与确认性宪法
          19、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宪法的制定是制定主体依据程序制定宪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
          B 制宪权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
          C 制宪权、修宪权、立法权属于同一层次的权力形态
          D 制宪机关不同于宪法起草机关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A 有权改变或撤销 B 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C 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D 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21、甲村与乙村毗邻,乙村的用水源自流经甲村的小河,多年来,两村经常因用水问题发生冲突。为根本解决问题,县政府决定将这条小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甲村认为这条小河在历史上就属于该村所有,县政府无权将这条河的水 流交水管站统一调配,将县政府告上法院。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村告得有理,因为水流属于集体所有,政府统一调配用水应事先征得甲村同意
          B 甲村告得有理,因为这条不河的河床属于甲村所有,这条小河的水流当然了属于集体所有
          C 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当然有权调配河水的供应
          D 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虽然属于甲村所有,但乙村人也有喝水用水的权利,为了解决乙村的用水问题,县政府 可以将水流供应统一调配
          22、某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选民为 25000 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 12350 人。该 选区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 6250 票、3500 票、2600 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结果是
          A 甲当选 B 乙当选 C 丙当选 D 三人均不得当选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
          A 国家机关 B 人民团体 C 自治组织 D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4、新中国成产前,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A 宁夏回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25、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村民委员会对村民会议负责,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
          B 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C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有民政府批准
          D 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如有 1/20 以上村民提议,应召集村民会议
          26、2001 年 2 月 28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是
          A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C 国际儿童权利公约 D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的是
          A 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 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
          C 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D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28、某县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中,为查明案件事实,对一当事人的信件进行拆检,弄清了案情并作出判决。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法院为了查明案情可以对当事人的信件进行拆检 B 法院对当事人与案件无关的信件无权拆检
          C 法院对当事人所有的信件都无权拆检大 D 法院拆检信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出公正的判决
          29、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中庇护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受庇护权只能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B 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
          C 我国政府对于外国人提出的避难要求应当同意 D 取得庇护权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驱逐
          30、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后,我国当时设置的国家元首是
          A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B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 政务院 D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
          31、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B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C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而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必须立即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主席团报告
          D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而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必须立即向该人民代表所属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32、春秋时期“竹刑”的制作者是
          A 子产 B 邓析 C 李悝 D 商鞅
          33、《法经》中规定杀人、伤人等侵犯他人人身安全犯罪及其刑罚的篇目是
          A 盗法 B 贼法 C 具法 D 杂法
          34、西汉武帝时颁布“告缗令”的目的主要是
          A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B 加强对外贸易管理 C 推行国家专卖制度 D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5、中国封建制五刑正式确立于
          A 汉朝 B 南北朝 C 隋朝 D 唐朝
          36、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十二篇编篡体例的封建法典是
          A 北齐律 B 开皇律 C 曹魏律 D 晋律
          37、《麟趾格》颁布于
          A 东魏 B 西魏 C 北魏 D 北齐
          38、最早规定“奸党罪”的法典是
          A 唐律 B 宋刑统 C 大明律 D 大清律例
          39、唐朝时京城长安某人犯有三种罪,三种罪的处刑分别为徒一年、徒二年和徒三年,依据唐律的规定,该罪犯最终将被处以
          A 徒二年 B 徒三年 C 徒六年 D 徒三年以上六年以下
          40、在官制中实行差遣制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41、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的罪名确定都是照律典正文中的
          A 谋反 B 谋叛 C 谋大逆 D 大不敬
          42、《大清民律草案》后两编“亲属”与“继承”的起草机关是
          A 礼学馆 B 修订法律馆 C 资政院 D 宪政编查馆
          43、根据南京国民政府 1932 年公布的《法院组织法》,普通法院实行
          A 四级三审制 B 三级三审制 C 四级二审制 D 三级二审制
          44、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贿选宪法”的是
          A.1913 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B.1914 年《中华民国约法》
          C.1923 年《中华民国宪法》 D.1947 年《中华民国宪法》
          45、规定“三三制”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A 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kyfive 发表于 2016-7-30 00:40:47


          二、多项选择题: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46、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B 法学是随着法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法就有了法学
          C 法学的研学对象存在不同层次,最深的层次是创造和适用法的方法
          D 法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状况也是法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47、刘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一规定中“子女”的含 义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这里的“子女”仅指成年子女,不包括未成年子女。刘法官的这一解释属于
          A 司法解释 B 学理解释 C 限制解释 D 有权解释
          48、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有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入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B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的主体
          C 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全人均可成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
          D 法律监督可以分为有权监督与无权监督
          49、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B 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C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D 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50、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法律与道德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B 道德是法律运作的社会基础
          C 法律必须合乎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 D 法律是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
          51、下列诸项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有
          A 立法体制是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 B 司法具有被动性、中立性与终极性
          C 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 D 守法是与违法相对的一种状态
          52、下列关于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A 中央军事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B 中央军事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C 中央军事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D 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军令和其他命令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签署
          5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
          A 国家的保障 B 社会的保障 C 企事业组织的保障 D 国家机关的保障
          5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A 鼓励 B 支持 C 引导 D 指导
          55、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包括
          A 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B 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C 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D 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56、下列宪法中属于钦定宪法的有
          A.1814 年挪威王国宪法 B.1911 年大清帝国“十九信条”
          C.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09 提瑞典王国宪法
          57、下列关于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B 任何国体均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C 国体从属于政权组织形式 D 只有借助于政权组织形式,国体才能外化出来
          58、规定公民有取得国家赔偿权利的我国宪法是
          A.1954 年宪法 B.1975 年宪法 C.1978 年宪法 D.1982 年的宪法
          5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包括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60、唐朝“六赃”中包括的罪名有
          A 受财枉法 B 监守自盗 C 受所监临财物 D 坐赃
          61、下列关于宋朝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A《宋刑统》在体例上取法唐末的《大中刑律统类》和五代的《大周刑统》
          B 编敕、编例成为主要的、经常的立法活动
          C“重法地法”是北宋制定的刑事特别法 D 审判制度上实行鞫谳分司制
          62、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律包括
          A 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B 蒙古律 C 钦定八镇则例 D 回律
          63、规定采用责任内阁制的中华民国时期的宪法性文件有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kythree 发表于 2016-7-30 01:03:29


          三、简答题: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64、简述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的区别和联系。
          65、简评我国现行宪法解释体制。
          66、简述《大清新刑律》的特点。
          四、分析题: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67、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05 年 11 月 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 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第三十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 主管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问题:
          (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
          (2)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3)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
          (4)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
          68、某市政府为了整顿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的混乱状况,在多方的建议下,欲出台关于限行摩托车的规定。公民甲某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出台这样的规定不合理、不合法。于是联合了近百人到市政府门前游行示威,要求市政府不要做限行摩 托车的规定。
          请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分析:
          (1)某市政府是否有权出台限行摩托车的规定?为什么
          (2)公民甲某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3)公民甲某应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69、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
          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
          --《唐律疏议·名例》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唐律的什么原则?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适用这一法律原则时有何例外?为什么?
          (3)唐律这一规定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五、论述题:70 小题,15 分。
          70、联系我国实际,论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6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课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