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每题 1 分,共 13 分)1.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3.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
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
4.“十恶”首次规定于。
A.《晋律》B.《魏律)》C.《唐律》D.《北齐律》
5.将廷尉改为大理寺是在。
A.秦代B. 晋代C.北齐D.北宋
6.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A.非眚与眚B.非终与唯终C.误与故D.不端与端为
7.《唐律疏议》指的是。
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D.《开元律》
8.编敕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形成于。
A.隋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9.中国古代的充军刑创设于。
A.两晋B.唐代C.宋代D.明代
10.元代中央主审机构是。
A.枢密院B.大理寺C.审刑院D.刑部
11.汉《九章律》增加的三篇是。
A.杂、兴、厩 B.户、兴、厩 C.户、兴、囚 D.户、兴、讼
12.在秦代“子盗父母”、“父母擅刑”属于。
A.公罪B.私罪C.公室告D.非公室告
13.清代中央的司法主审机关是
A.大理寺B.刑部C.法部D.最高法院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 每题 1 分,共 9 分)
14.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应对。
A.选民负责 B.公民负责 C.原选举单位负责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1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有。
A.自治区主席B.自治州州长C.自治县县长D.民族乡乡长
16.依据宪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我国公民的诉愿权包括。
A.批评、建议权B.申诉、控告、检举权C.取得赔偿权D.集会、游行、示威权
17.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其中实行直接选举的包括。
A.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8.我国宪法规定的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职务有。
A.国家主席、副主席B.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D.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
19.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
A.行政管理权B.防务权C.立法权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20.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议会主权原则 B.法治原则C.基本人权原则 D.权力制约原则
21.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住宅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2.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要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其表现是。
A.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B.最高人民法院必要时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
C.接受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质询D.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未决个案的监督
五、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每题 10 分,共 30 分)
44.一男子驾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急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闯红灯。对此行为之性 质与法律责任,两警察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任何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为抢 救病人,违反规则实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处罚。请对两警察在法律推理方式上的区别作出分析。
45.我国宪法第 126 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请分析该条文的含义。
46.《唐律疏议·名例》中说:“诸八议者,犯死罪者,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 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 一等。……诸犯私罪者,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 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 请就此予以分析。
六、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5 分)
47.试从立法与司法的综合角度论述法制的统一性。
(答题要求:(1)准确把握论题;(2)说理充分,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结构合理;(3)文字精练,语言流畅;(4)不少于 800 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