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2002年研究生入学心理学专业试题
普通心理学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表征2、感受性3、知觉恒常性4、随意后注意
5、叶克斯-多德逊定律6、独白言语7、气质类型
8、道德感9、流体智力10、动作技能
二、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从反映的内容、形式和时间三方面,分析思维与感知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阐述遗忘发生的主要原因。
3、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逐一加以阐述。
4、试述个性及其个性的基本特征。
5、述评海德的社会认知平衡理论。
6、阐述斯金纳对个体行为分析的核心观点。
7、列举和说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或问答题(每题6分,共10题)
1、何谓控制变量?具体举例说明。
2、何谓交互作用?具体举例说明。
3、反应时间研究的两个时期(或两个阶段)是什么?
4、调整法(平均差误法)
5、视敏度
6、听觉定向
7、动景盘(stroboscope)
8、节省法
9、比例量表
10、内隐学习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2题)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d’和β值(附PZO转换表)表略。
反应报告“旧的”报告“新的”
刺激
旧刺激4010
新刺激446
注:设新刺激强度为0,旧刺激强度为1。
心理统计与测量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协方差2、品质相关3、回归线4、机械抽样5、非参数检验
二、问答题(10分)
什么是相关样本?请列举相关样本显著性检验的各种情况。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
1、如果有一个相关系数r=0.5,请将其转换为等距单位的Zr值。
2、有5名女生,物理测验成绩分别是68,69,70,71,72;另有7名男生,成绩分别是40,50,60,70,80,90,100。现需要知道男女生成绩是否方差齐性,请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不需要查表)。
3、某小学根据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将32名学生配成16对,然后把每对学生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6名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照组的16名学生不参加此活动,一学期后,统一进行理解能力测验。结果发现,有9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测验成绩明显拉开了距离,其中8对是实验组学生得到“及格”,对照组学生得到“不及格”;1对是对照组学生得到“及格”,实验组学生得到“不及格”。问: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理解能力测验有无显著影响?
心理测量部分
一、简述题(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测验与智力测验的不同之处
2、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3、鉴别指数对测题的意义是什么
4、考夫曼的智力量表与传统智力量表在哪些方面有不同
5、MMPI中双高峰的意义和作用
二、计算题(每题3分,共15分)
1、某测验的被试为2—5年级的小学生,已知信度是0.85,标准差为10,现欲知道仅用于4年级时信度是多少,4年级的标准差是5。
2、测验有20道测题,其信度仅为0.55,若把测题增加到60题,信度能达到多少?增加到120题呢?
3、一个儿童参加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得到智商分为111,请问如以95%可靠度要求,其置信区间在哪一段分数内?
4、某儿童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124,操作智商115,已知这两个分量表的信度分别是0.97和0.93,请问这两种智商间有无显著差别:
5、一个五择一的测量难度值是0.61,另一个四择一的测题难度值为0.64,请问这两个测题哪个难度值更高些?
三、问答题(共20分)
1、为什么说测验的原始分数不能用来解释测验的结果?(5分)
2、在选择题中怎么样的选项是可以被接受的?(5分)
3、眼下智力定义尚未有统一看法之前,智力测验可不可以进行?为什么?如何做更为合理?(10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