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10 09:26:39

考研教育学历年重复的考题更需重视

  由于我是跨专业参加的,所以开始的比较早,买齐了书就到四月份了,开始是把书大体翻了一遍,跟看小说一样大体翻了翻,知道主要有什么内容,考研教育学主要有什么,教育学原理我用的书主要有《教育学原理》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编写《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个人感觉第一本和第三本应该好好看一看,第二本主要是开拓视野的,增加自己的,大家可以翻一翻,我当时是仔细把第一本书看了看,第二本书大体翻了一遍,第三本书由于我没买,借的图书馆就索性抄了一遍。
          看完教育学接着看教育史,主要有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吴式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把书从头到尾大体翻了一遍,知道一些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学主要是陈琦刘儒德的《教育心理学》,记得第一遍看的时候根本看不懂,当时都有把课本摔了的冲动,最后大体看了一遍,具体讲的什么我也不知道,教育研究方法用的是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呵呵第一遍翻了翻看不懂就索性没看,这个过程在暑假之前结束,
          暑假开始的时候我买了本11年的**教育学大纲解析(即**宝典)个人觉得在新大纲没出来之前大家可以买本旧的大纲解析结合课本看,因为如果单纯看课本内容太乱了也多,很多是大纲没有的,从七月份开始我就以大纲为中心,对着大纲看课本,把大纲没有的内容对着课本补充上去,开始是把大纲的框架抄了一遍,知道大体内容有什么,然后填充小的知识点,出了12年的大纲后买了本高教版的大纲解析,到了10月份买了本厦大版的大纲解析,呵呵这个时候知识点不再整理在**的大纲解析上了,空白处不够,索性自己结合**,高教和厦大版大纲解析和课本自己重新整理了一本大纲解析,一直到11月份中旬才算完完整整的自己重新整理了一遍,边整理边复习前面整理的,呵呵我都是在整理一科的同时复习前面一科。例如复习中国教育史的同时复习着教育学原理,同时做**2000题,借同学的三人行核心习题集,做选择题大题看一看,**上面没有得题目就复印下来粘到**那本书上。
          由于是边复习边重复,第一轮复习结束的时候教育学原理掌握的还可以,教育史知道个大概,心理学和研究方法差距还很大,当时很着急距离考研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自己掌握还有很大差距,选择题还可以大题几乎不知道怎么答,脑子里一片空白,于是第二轮复习的时候我看重的记忆,记忆考点。以**的大纲解析那本为最主要的,个人觉得**的那本大纲解析不错,标注重点和难点,顺序依旧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史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琐碎,但是也比较容易理解,只要下功夫,一般都能把分数都得到。
          接着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注重的是理解,比较难,刚开始可能根本看不懂,经过一遍一遍的结合大纲解析看课本,后来干脆把陈琦刘儒德那本书全部看了一遍,做题遇到不会的我也看课本,有句话叫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从复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复习的过程中这本书我至少看了五遍,加上大纲解析呵呵教育心理学看了有十多遍,教育研究方法:因为第一遍看教育研究方法的时候没看懂就把书翻了一遍知道每章大体有什么内容,12月初看教育研究方法才算是真正看第一遍,当时觉得时间不够用都有想放弃这部分的念头,但是想想一分也是分,刚开始看的是高教版的大纲解析,沉下心来看你就会发现研究方法也是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只要记忆了这部分就是增分点。
          第二轮复习就到了12月中旬,距离考研还有一个月时间,这个时候我时间开始往专业课倾斜,原来一下午的英语也改成两小时,其余时间看专业课,不断的重复不断地看书不断地记忆,框架也越来越清晰,复习完一遍的时间也越来越快,刚开始是一个周一遍后来是五天再后来是三天,在这段时间做完了**题典,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模拟题我用的有三人行最后冲刺八套卷,凯程最后冲刺十套题,还有近几年的**密卷和**预测题,把后面的论述题全部背诵了一遍。
          所以我想对大家说只要大家选择了考研教育学,就要不断的重复,记忆和理解。不要单纯背大纲解析,也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不要以为以前考了今年就不考了,大家看今年的出的题就知道了,选择题有点偏,大题大部分都是基础,许多人都以为考了不会考,这是极端错误的想法,历年考研教育学考试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出现重复的考题,因此同学们切掉以轻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教育学历年重复的考题更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