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也要勤练习才能把握得分点
近些年报考考研教育学的考生人数逐年上升,教育学依然已成为很多同学的第一选择。由于复习时间集中,暑假便成为了考研教育学复习的黄金时间。是时间最充裕的两个月,也是很关键的两个月。这一段黄金时间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如何也将直接影响到下一轮复习,并与最终的结果紧密相关。因此,明确并有效完成此阶段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门考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永远是考试的重点,我们在复习时要吃透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内涵,这样回答起问题来才能够比较圆润,或得高分。若对原理理解不够透彻,只是僵硬的回答课本上的知识点是很难得高分的。如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制、班级组织、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这些概念都是各章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名词解释的好出处。此外,书中一些不太明显的概念也要记住。如还有书中的框框里的内容也要记住,如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等,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也很重要的。
教育学属于文科类专业,学习文科知识,最有效和最有力的办法是抓重点学习。在这一阶段,学会在全面记忆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学的统考大纲,区分和标明大致的重点和非重点,难点和非难点。这是因为考研的参考书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也比较多,考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不可能做到所有知识点都平均用力。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认真总结和记录书本的重、难点,分清主次,这样会减轻记忆的复杂程度,同时在每一章节或者几个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几轮复习过后,脑海中就已经脉络清晰,不会再觉得内容繁杂了。
记住教材的整体框架,同时要对此书中的重要概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要做读书笔记,将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较难的章节、段落或者知识点作出标记,随后查阅各种资料尽量了解难点,为第二遍详细阅读做一定的知识铺垫。
考生应该先看一遍书记住整体框架,通读各章节是怎样安排的,对课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就是“把书读薄”。当然,这个任务在之前的复习阶段已经完成了,所以,现在就需要一边看笔记一边仔细地看书,遇到不懂的概念再到其他的地方查,总之要弄明白细节问题,这个时候,就是将书“读厚”;最后,将所有的知识点联系归纳,根据笔记专题记忆,再将书“读薄”。例如,将每个知识点用几个字或一句话进行概括,再将几个知识点连在一起,记住大体骨架,这样就可以减轻看书的负担,书自然就薄了。这种学习思路,会让考生在今后的复习阶段既有效果又节省时间。
教育学这样的文科学科也需要笔头练习,对于客观题,适度的练习可以起到强化记忆、检查复习效果、避免盲目自信的作用。而对于主观题,虽然笔头练习比较花费时间,但是充分的练习可以找到好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还可以从枯燥的读背记忆中解放出来,加深知识点的印象。特别是面对“采点给分”的阅卷方式,没有足够的笔头练习作基础,到了考场很可能找不到答题的感觉或者因为思路混乱不能答到“得分点”上去。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历来的教育工作者们总结出来的精华,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训练自己的基本功,这样,在答题的时候写的答案也会更加丰满充实。
除了合理的规划考研教育学复习方案之外,还要特别提醒2013年考生的是,在整个考研教育学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注重营养搭配,不要到时候因为客观方面的原因影响考试,同时要调整好心态,戒骄戒躁,以一种平稳的心态迎接考试,在此也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