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资料:我国课改的未来发展
(一)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成就: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打破“集权制”,力求“集权制”“分权制”结合;
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大胆引鉴国外先进经验。
(二)新世纪课改朝以下几方面发展:
1、提升课改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课程政策上,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3、课程内容上,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结合
4、课程结构上,更新、努力实现综合化
5、课程实施上,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
6、课程评价上,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在课改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课程具灵活性,选修与必修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工具性,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人的发展(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在课程目标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课程编制上,学科系统--社会实际(培养知识与能力、创新精神);
在知识内容上,各学科系统知识--知识综合性、整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自主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