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3:26:00

2016考研西医生理学感觉器官部分模拟题答案三

  下面是中公考研为考生们提供了2016考研西医生理学感觉器官部分模拟题,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距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考研的小伙伴要继续努力哦!
  【答案】
  五、简述题
  1.眼的视近调节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晶状体调节:视近物时,通过反射使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放松,晶状体变凸,从而使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增加,将近处的辐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②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反射性的使瞳孔缩小,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与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
  ③视轴会聚:视近物时,两眼的视轴同时向鼻侧聚合,使近处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产生单一清晰的像。
  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
  ①视锥细胞:密集于视网膜中央凹。其功能是司明视觉与色觉,对物体的分辨力强,光敏度差。
  ②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其功能是感受弱光,无色觉,光敏度高,对物体的分辨力差。
  3.行波学说认为,声波达卵圆窗后,基底膜的振动先从蜗底部开始,再以行波方式逐渐向蜗顶推进。频率愈高的声波,基底膜最大振动的部位越靠近蜗底;反之,则靠近蜗顶。基底膜振动幅度最大部位的毛细胞受刺激最强,其冲动沿听神经传导达听皮层相应区域,产生相应音调感觉。
  4.当耳蜗接受声波刺激时,可记忆到一种与声音声学图形相同的近似麦克风式的电位变化,称耳蜗微音器电位。
  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①在一定刺激强度范围内,其频率、幅度与声波振动完全相同;② 潜伏期极短,无不应期;③不易疲劳,对低O2和深麻醉相对不敏感,在听神经变性时仍能出现。
  5.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有:①声波经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 →蜗管内淋巴,此为正常气导;②声波直接经中耳鼓室→圆窗→鼓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此为病理气导;③声波经颅骨→骨迷路→鼓阶与前庭阶→蜗管内淋巴,此为骨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考研西医生理学感觉器官部分模拟题答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