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西医综合: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肺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三者联系密切,因此,预防要首先从慢性支气管炎开始。(1)病因和发病机制:肺气肿是支气管和肺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为多见,此外吸烟、大气感染和某些感染因子都是致病因素。阻塞性肺气肿发生的关键环节是小气道(主要是细支气管)炎症和肺泡间隔的断裂。小气道炎症时,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可释放大量弹性蛋白酶,生成大量氧自由基,破坏肺的组织结构。
(2)类型和病理变化:通常根据肺气肿发生的解剖组织学部位进行分型,可将肺气肿分为肺泡性肺气肿和间质性肺气肿。
1)肺泡性肺气肿:发生在肺腺泡内,常合并小气管的阻塞性通气障碍,根据发生的部位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①腺泡中央型肺气肿:位于肺腺泡中央区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肺泡管、肺泡囊变化不明显。
②腺泡周围型肺气肿(膈旁肺气肿)。肺腺泡远端的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近端呼吸性细支气管基本正常。
③全腺泡型肺气肿:肺腺泡的各个部位,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和肺泡均明显扩张,气肿小腔遍布于肺腺泡内。如果气肿囊腔直径超过2cm时,称为肺大泡,位于肺膜下的肺大泡破裂时可引起气胸。
2)间质性肺气肿:由于肺内压急剧升高,肺泡壁或细支气管壁破裂,空气进入肺间质形成肺气肿。病变肉眼观:肺显著膨大,边缘钝圆,灰白色,肺组织柔软而弹性差。
气体在小叶间隔,肺膜下形成囊球状小气泡,气体也可沿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组织间隙扩展至肺门、纵隔,也可达到胸部皮下形成皮下气肿。
镜下:肺泡扩张,间隔变窄,肺泡孔扩大,肺泡间隔断裂,扩张的肺泡融合成较大囊腔。肺毛细血管明显减少,肺小动脉内膜呈纤维性增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