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3:23:17

口腔医学考研辅导: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中公考研口腔医学辅导名师结合多年的辅导经验和历年真题考察的考点,系统的整理了一套口腔医学考研辅导资料。这套辅导资料能帮考生系统的复习相关口腔医学知识点,详细内容如下:
  第三节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一、骨组织的改变
  当牙齿缺失后,上下颌骨的改变主要是牙槽嵴的萎缩。维持天然牙生存的牙槽突是随着牙齿的生长和行使功能而发育和保持的。牙齿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牙槽嵴的吸收即行加快。随着牙槽嵴的吸收,上下颌骨逐渐失去原有形状和大小。牙槽嵴的吸收速度与缺失牙的原因、时间及骨质致密程度有关。
  牙槽嵴的吸收速率在牙齿缺失后头三个月最快,大约六个月后吸收速率显著下降,拔牙后两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然而。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将终生持续。
  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有关,上颌骨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疏松,而下颌内侧骨板较外侧骨板疏松。因此,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呈向上向内,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吸收多,结果上颌骨的外形逐渐缩小。由于牙槽嵴的高度与大小不断萎缩削减,以至切牙乳突,颧弓与牙槽嵴顶的距离逐渐接近甚至与之平齐。腭穹隆的高度也相应变浅变平。下颌牙槽嵴的吸收方向是向下前和向外,结果使下牙弓逐渐变大,上下颌间距离减短,面下l/3距离也随之变短,上下颌骨间的关系失去协调可表现出下颌前突、下颌角变大、髁突变位以及下颌关节骨质吸收和功能紊乱。
  牙槽嵴的持续吸收不仅与患者全身健康状态和骨质代谢状况有关,而且与修复义齿与否及修复效果好坏有关。
  二、软组织的改变
  附丽在颌骨周围的唇颊系带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短,甚至与嵴顶平齐,唇颊沟及舌沟间隙变浅,致使口腔前庭与口腔本部无明显界限。
  唇颊部因失去硬组织的支持,向内凹陷,上唇丰满度缺失,面部皱褶增加,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面下1/3距离变短,面容明显呈衰老状。
  由于肌肉张力平衡遭到破坏。失去正常的张力和弹性,粘膜变薄变平,失去正常的湿润和光泽,且敏感性增强,易患疼痛和压伤。
  由于牙列缺失,舌失去牙齿的限制,因而伸展扩大。有的患者还出现味觉异常和日干等现象。
  中公考研在此预祝考生备考顺利,早日考取名校。
  【推荐阅读】
  突破2016考研西综诊断学的26条秘籍
  2016考研药理学练习题汇总
  2016考研复习资料:临床医学重要预防知识点汇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口腔医学考研辅导: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