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3:20:28

西医综合专业课问题及解析(六)

随着考研的临近,我们总结了一些医学生在考研当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它们的答案,以下为我们整理的问题:
  问题一:何谓主动转运,试以钠泵的活动说明Na+,K+的跨膜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参考答案]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依靠膜上“泵蛋白”的作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这是一种耗能过程,所以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靠细胞上的一种特殊的镶嵌蛋白质实现的,这种特殊的镶嵌蛋白质,称为泵蛋白质,简称泵。细胞膜上的泵蛋白质具有特异性,按其所转运的物质种类可分为钠泵、钾泵、钙泵等等。Na+K+泵也称Na+K+依赖式ATP酶,具有酶的特性,可使ATP分解释放能量。Na+K+泵的主要作用主要是把细胞内多余的Na+处细胞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
  一般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可以使3个Na+移出膜外,2个K+移入膜内。
  钠泵活动的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能够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供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的利用。如用于其他物质的逆浓度差跨膜转运,这可以肠道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现象为例。这里葡萄糖主动转运所消耗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膜外Na的高势能,但造成这种高势能的钠泵活动是需要分解ATP,因而糖的主动转运所需能量还是间接的来自ATP的分解,因此人们把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简称联合转运。联合转运中如被转运的物质分子与Na+扩散方向相同,称为同向转运;如二者方向相反,则称为逆向转运。类似的继发性主动转运也见于神经末梢处被释放的递质分子(如单胺类和肽类的摄取),甲状腺细胞特有的聚碘作用也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问题二:葡萄糖在肠上皮的吸收和肾小管上皮的重吸收的机制是什么?
  [参考答案]
  葡萄糖在肠上皮的吸收和肾小管上皮的重吸收都是继发性重吸收。其具体机制为:在完整的在体肾小管和肠粘膜上皮细胞,由于在细胞的基底—外侧膜上有钠泵的存在,因而能造成细胞内的钠离子浓度经常低于小管液或肠腔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于是钠离子可以不断由小管液或肠腔液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由势能转化来的能量则用于葡萄糖分子逆浓度差进入细胞。因此,葡萄糖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膜外钠离子的高势能。但造成这种高势能的钠泵活动是需要分解ATP的,因而糖的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还是间接来自ATP的分解,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以上是我们收集整理的一些问题和解答,希望可以帮到医学生们,希望你们都可以通过考研,得到一个理想的成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医综合专业课问题及解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