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管理学:行政信息概述
一、行政信息的内涵(一)信息资源与行政信息
1、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仅有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特征;而且还包括共享性、时效性、动态性、不可分性、支配性等独有特征。
2、行政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在依法履行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与保存的信息,以及制作或获取信息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资源和信息化管理体制。
(二)信息资源管理
1、含义:信息资源管理是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为满足信息需求而实施的集约化管理活动,包括对信息活动要素(信息、人员、技术设备、资金等)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臵和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2、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
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
3、信息资源管理的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要在兼顾信息资源现有配臵与管理状况的条件下,对分散异构信息资源系统实现无缝整合,并在新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上开发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包括架构、组织、环境、服务、技术五大要素。
(三)行政信息管理
1、含义:管理覆盖行政信息开发和利用等环节全过程,行政信息内容是行政信息管理的核心对象,行政信息管理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的管理,是要协调和控制行政信息的活动,将行政信息活动中的各要素包括信息、设备、机构、技术、人员、资金等作为管理对象,并强调把它们作为整体来看,以保证行政信息的合理运行和充分利用。
2、行政信息管理的目标:实现行政信息科学管理,是基础性目标;实现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是行政信息管理的根本目标: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开发,是直接目标;促进行政管理正常运转、经济良性运行和社会和谐发展,是终极目标。
二、行政信息管理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视角
(一)行政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行政信息管理的产生
信息管理是在信息革命发生并星期的特殊背景下产生。信息革命的两个主要标志:一是信息论的提出被视为科学发展的一大突破,它对众多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奠定理论基础。二是计算机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条件,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信息革命奠定了技术基础。 2、行政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
(1)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行政信息管理的萌芽阶段;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是行政信息管理的形成阶段;
(3)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行政信息管理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二)行政信息管理研究视角
1、内容视角;2、技术视角;3、经济视角;4、人文视角。
三、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
(一)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概述
1、标准的分类与分级:常见的标准分类方法包括层次、性质和对象分类法三种;中国目前将标准分为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四级。
2、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的内容:标准化技术、设施、术语和标准化管理过程。 3、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的方法:简化法、统一法、组合法、综合法和程序化法。
(二)行政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
1、数据元素标准;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3、用户视图标准;4、概念数据库标准;5、逻辑数据库标准。
(三)中国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
行政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建设问题是中国行政信息化建设和开展行政信息管理的重要问题。中国还注重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行政信息标准化发展战略,将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对标准的指导、监督和执行机制,制定标准化评价体系等都纳入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高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