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农学化学之有机化学笔记(2)
有机化学在考查中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各类有机物和化学性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析、判断各种化学现象,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相关具体实际问题。第二节 饱和脂肪烃
(一)知识框架
饱和脂肪烃:链烷烃、环烷烃
命名规则、结构表示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机理
(二)基础理论与概念
1.烷烃的定义:开链的饱和烃。碳原子 sp3 杂化。
2.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3.四种碳原子:伯碳(三个键与 H 结合)、仲碳(两个键与 H 结合)、叔碳(一个键与 H 结合)、季碳。
(不直接与 H 相连)
4.饱和脂肪烃的命名(链烷烃与环烷烃):普通命名、系统命名
5.构象的表示:由于围绕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式叫构象。最稳定的构象为优势构象。
表示方法:透视式(锯架式)和投影式(纽曼投影式)
能量比较:全重叠式>部分重叠式>临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
环己烷的构象:椅式(更稳定)、船式。
直立键与平伏键
(三)饱和脂肪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熔沸点、密度随结构的递变;
溶解性:一般不溶于水等强极性溶剂,易溶于弱极性溶剂或非极性溶剂。(环烷烃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烷烃的取代反应: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
卤代反应:反应条件(光照或加热);反应活性顺序:F2> Cl2> Br2> I2
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机理
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叔自由基>仲自由基>伯自由基>甲基自由基
三元环、四元环的加成反应(开环)
加成规则:遵守马氏规则 五元环、六元环的取代反应
以上内容是有机化学考试第二节的内容,更多考研资料请继续关注跨考教育农学复习指导。
点击查看跨考教育2015年考研大纲解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