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7:21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武大《大学语文》复习重点(20)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有一门专业课是涉及到大学语文的综合知识的,中公考研整理了大学语文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2017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老舍专题
  一、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他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变革过程中的小市民阶级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老舍的贡献不在于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方面,而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老舍远离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创作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主要是长篇小说)在民族化与个性化的追求中已取得重要的突破。
  (简言之,老舍作品的根本价值一是体现在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方面;二是体现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方面,尤其是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更显示了老舍作品的广度和深度。)
  二、老舍作品中的“京味”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住入的文化趣味。
  1、“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聚集其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胡同,四合院,写市民风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班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充溢着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北京味。
  2、“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描写,是牵动他的全部复杂情感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涵的特有的高雅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陶醉,以至因这种美的丧失而生的感动,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而叹惋不已。
  对北京文化的沉痛批判和由其现代命运引发的挽歌情调交织在一起,使老舍作品呈现出比同时代许多主流派创作更复杂的审美特征。老舍作品中的“京味”正是这种主观情愫与北京市民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客观描写的统一。
  三、老舍作品中的幽默
  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总之,是借笑声使艰辛的人生变得好过一些。老舍作品中的幽默就具有了两重性:当过分迎合小市民的趣味时,就流入了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这主要表现在老舍的早期创作中。但从《离婚》开始,老舍为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发展方向:追求更加社会化,在庸常的人生矛盾中领悟喜剧意味,使幽默“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可不是从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逐渐克服了一种本原的内在艺术力量。读其小说使人往往忍俊不禁,又会掩卷深思。
  四、老舍的语言艺术
  老舍称得上“语言大师”,他在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老舍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与熟悉。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又隐约透着北京文化。这也是“京味”的重要表现。
  〈茶馆〉P445(06)
  一、为什么选取茶馆这样具体场所作为全剧的关键钮结点呢?
  1、首先,“裕泰茶馆”本身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它是展现民族历史的窗口,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
  2、其次,茶馆自身在结构上具有广阔的包纳空间,老舍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3、再次,茶馆的设置巧妙地解决了时间跨度很大的困难。在三幕戏之间几乎都间隔着大约20年的时间距离,而且在三个生活横断面上出现的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之间也不都存在必然的相互联系。而将三幕戏的场景设在一个不变的空间-----裕泰茶馆这个舞台上进行展示,这使观众摆脱了因各幕时间相距太远而导致的脱节感,这座具体的茶馆及其主人的命运像一条潜在的红线把三个时代串连起来,共同表达时代变迁的深刻内涵。
  二、《茶馆》的结构特点(06)
  《茶馆》的结构形式别具一格,突破了过去话剧作品的陈旧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世。这种结构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它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式亮相。分别代表三个时代的三幕戏的场景设在一个不变的空间----裕泰茶馆这个舞台上进行展示,这座具体的茶馆以及其主人的命运像一条潜在的红线把三个时代串连起来,共同表达时代变迁的深刻内涵。
  2、《茶馆》形成“以人物带动故事”的结构形式,全剧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全剧的激烈冲突,而是靠人物命运的变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把不同类型的人物集中在三个时代的横截面里,通过他们的生活片段组织展开旧时代的生活画面。同时各幕也没有矛盾冲突的中心角色,而是凭借散在小人物遭遇的小单元故事来铺展连缀成篇,构成反映三个时代的整体面貌。
  三、《茶馆》的思想内容
  《茶馆》通过对旧中国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各色小人物命运浮现的生动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战胜利后这50年间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揭示和控诉了旧社会黑暗昏聩的生活,体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鲜明主题。
  四、《茶馆》的艺术风格
  1、剧中展现了在浓郁的北京风俗画面背景下一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老舍写人物采取“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茶馆》的结构形式别具一格,突破了过去话剧作品的陈旧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世。(详见第二题)
  3、《茶馆》在故事情节的选取和人物命运的设置表现出独特的悲喜交融的风格。《茶馆》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深刻的悲剧内容,是“寓哭于笑”的作品,抒发的是引人发笑的旧时代挽歌,是真正含泪的笑,是深沉的幽默。
  4、《茶馆》还体现出老舍高妙精练的语言才能。他的戏剧语言来源于自己熟悉的北京话,是生活中鲜明的语言,具有精练简洁而又含蓄生动,朴素干练而又幽默诙谐的特点。
  5、《茶馆》是写实剧,在对旧北京风俗的描写上,可以当作史制来读;但它又是象征剧,第一幕“秦庞对阵”和第三幕“三人自奠”都有很强的象征性。
  五、全剧最后的“三人自奠”的象征性
  三人自奠从最表层的意义上,是象征着埋葬一个旧时代。而从更深的意义而言,三个善良的人,在人生的晚年都感到无望,他们人生的道路并不同,而结局却一样凄惨,老舍写了这三个人性格、人生追求的不同,秦二爷的末路,象征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能顺利发展;常四爷的遭遇,象征着个人反抗社会的必然失败;而王利发的结局,则说明了在一个黑暗的社会,当顺民是并不能维持住既有的生存的。
  六、《茶馆》中各人物的形象
  老舍善于在浓郁的北京风俗画面背景下表现人物神韵,塑造一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王利发是《茶馆》众多人物中最富光彩的艺术形象。他作为裕泰茶馆的掌柜,是贯穿全剧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为人谨小慎微,善于经营,四处讨好,圆滑变通是他的经商原则和处世哲学。他自以为不能改变社会,只好要求自己当“顺民”适应社会,也奉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为了茶馆长期经营下去,王利发不但需要在待人接物方面极力讨好,而且更要顺应时代变化而不断改善经营方式,但他的不断改良依然救不了垂死的茶馆,最终被旧社会黑暗势力所吞噬,企图“做一辈子顺民”,始终小心翼翼做人的王利发终于在无比绝望中自尽了。他的悲惨命运说明在一个黑暗的社会,当顺民是并不能维持既有的生存的。
  2、秦仲义是王利发的房东,原是一个家产颇丰、血气方刚的阔少。戊戌变法失败后凭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他毅然变卖家业,创办工厂,希望通过实业救国。然而抗战一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野蛮地没收了。昏暗的当局非但不打算重振实业,反而捣毁工厂,秦二爷为此痛心疾首。他的末路,象征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能顺利发展。
  3、常四爷是吃皇粮的旗人典型,这是老舍在他的创作生涯中第一次明确地正面塑造刚直、正派、诚恳的满族身份人物。常四爷一生保持着满族人耿直、倔强的性情,从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和不幸命运,同时他还具有正义感和可贵的爱国精神;一生不断锐意进取的常四爷在那个时代依然摆脱不了悲惨的结局,常四爷的遭遇象征着个人反抗社会的必然失败。(常四爷形象具有以下意义:首先,表明族人下层也有存在忠义的爱国人士;其次,满族文化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文化;最后,清末的满人并不都是坐以待毙,因循守旧的腐朽之物。)
  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这三个代表不同文化内涵的人物,在戏剧的结尾处却同归于一种命运,他们烧纸“祭奠自己”,这种沉痛的悲剧结局是对旧社会发出的控诉和嘲讽,形象而有力地彰明“葬送三个时代”的历史命题。
  4、但是《茶馆》在悲痛中还隐隐透出一点希望:康顺子是贯穿始终的又一主要人物,她是受迫害的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15岁就被卖给庞太监做老婆,她视庞之义子为亲生一般,后来,康大力参加八路军的游击队,康顺子从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身上看到了前途与希望,她最终跟着儿子走了,读者也从这两个人物身上看到了人民摆脱苦海的革命曙光。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其他类型人物的荒唐生活,如老态龙钟的庞太监恬不知耻地宣告自己要娶老婆;心狠手辣的刘麻子大言不惭地讲说他的强盗逻辑;两个军阀队伍中的逃兵托人贩子买了一个共同的老婆;无耻骗子唐铁嘴放言“年头越乱,我的生意就越好”;流氓二德子摇身一变倒成了大学生,混迹于校园专门殴打罢课的学生,这些丑人怪事咄咄有力地暴露着旧时代的种种罪恶,埋下了必然葬送的恶果。
  新闻传播学考研中,专业课占据了300分的分值,中公考研建议2017年考生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上。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选择考研辅导班;,就选中公考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武大《大学语文》复习重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