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7:18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武大《大学语文》复习重点(15)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有一门专业课是涉及到大学语文的综合知识的,中公考研整理了大学语文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2017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赵树理专题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了解即可)
  与二三十年代涌现的许多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的确是一个“新人”,带有显然不同于前两个十年的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赵树理创造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特定的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在解放区,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民众在推翻了封建统治之后获得了初步的经济和政治的翻身,随即要求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比较通俗而又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文化艺术,呼唤贴近他们生活的能与他们气息相通的作家。赵树理以及大批实践了“赵树理方向”的作家适应了这种历史要求。这其实是新一代作家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有着最密切,最深刻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他们能够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并真正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这是赵树理(及所代表的)这一代作家最突出的特点。
  二、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赵树理对中国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与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既使农民为主体的中国读者乐意接受,又能够反映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与心理。
  1、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和结构性的特点。
  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少有静止的景物和心理描写。
  三、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点
  赵树理作为积极实践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代表作家,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在发扬文艺民族传统,推广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贡献。
  1、从主题和题材看赵树理小说总是选材某些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在工作中及时引起注意的社会意义深刻的创作主题,他将这些问题通过文学形式艺术地再现,创作了所谓“问题小说”的独特小说品种,而这类小说的共同特质就是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2、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赵树理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在语言行动中丰满起来,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作为一个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人民艺术家,赵树理对农民的认识是真实而全面的,他一方面揭露了农民身上的某些需要改造的落后素质,另一方面,挖掘其内在固有的美好品德,往往富批评于诙谐幽默中,将善意的讽刺与热情的讴歌结合在一起。(04)
  3、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上,赵树理的小说也显示了异常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
  在小说艺术结构上,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讲究情节连贯,借鉴传统评书的特点,创造出一种评书体小说形式。
  ‚在小说语言方面,讲究亲切质朴,明快风趣的艺术特点,将经过提纯加工的生动活泼的民间土语方言引入到文学语言的领域,从小说人物语言到作家叙述语言力求口语化,真正体现了大众化和艺术化的融合。
  ƒ赵树理小说中流露着浓郁的晋东南乡土民族色彩。
  《传家宝》P374
  作品中的金桂婆婆,不仅自己紧紧为小生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所束缚,而且顽固地要把这些作为“传家宝”传给下一代。通过对这些背负着封建主义的沉重历史包袱的旧式农民的深入剖析,赵树理对于解放了的中国农村社会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发现:尽管在新社会,没落腐朽的封建经济制度已经消灭,但封建思想,小生产意识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要使农民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解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作品情节集中,结构严谨。它以婆媳双方的冲突为中心,逐层深入地揭示人物的思想特征,由此反映土改之后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其次,作者善于运用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风格朴实、简洁、幽默。
  新闻传播学考研中,专业课占据了300分的分值,中公考研建议2017年考生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上。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选择考研辅导班;,就选中公考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武大《大学语文》复习重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