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7:13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十二)

  中国新闻史是新闻传播学常考的一门科目,中公考研整理了中国新闻史的考察要点,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第十二章 综合论述
  一、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状况。(99新)
  二、22年9月至49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发展。(00新)
  三、中国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00传)
  四、试论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五四前)(00新)
  五、试述近代报刊在上海的产生与发展。(武昌起义前)(00传)
  六、试述清末政府、北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新闻法规的名称、内容及性质。
  七、试述我国工人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抗战前)
  八、试述共青团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九、试述新华社的产生和发展。(建国前)
  十、试述中共新闻理论思想的发展。(建国前)
  十一、试述我国新闻教育研究产生与发展。(内战前)
  十二、试述我国民营报纸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至大革命时期)
  1、五四运动时期,我国南北地区民营报业的发展出现两种趋势,上海商业报纸开始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发展,而北京的报纸受北洋军阀的控制,热衷政党之争,仅有少量报纸在曲折中缓慢发展
  A、上海
  a、历史背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无瑕东顾,中国酱主义得到暂时发展,上海是金融中心,加之租界特殊环境,民营报纸发展极快;
  b、《申报》:1912年史量才接办后,
  (1)大力开展广告业务,设广告推广科,使广告成为该报赢利首要来源;
  (2)抓好发行环节,设立报纸推广科,并向外埠发展:
  (3)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使其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
  (4)为避免政争牵连,该报实行政治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聘请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任驻京特派记者,用大量专电等政治新闻补充言论不足,同时加重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内容。
  c、《新闻报》:
  (1)汪汉溪任该报总经理后,摸出一条借款再借再还,;加快资金周转生财之道;
  (2)该报以工商界和普通市民为主要发行对象,着重开拓经济新闻;
  (3)该报设立电台,直接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抢先刊发,增强竞争力;
  (4)注意适应市民兴趣,扩大社会新闻报道,设有多种副刊、专栏,但一些低级趣味地广告充斥版面。
  d、以两报为代表的上海民营报业向现代企业发展,突出了赢利目的,报纸的编辑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均从是否赢利为转移,但是,大报企业化标志着我国报业向现代报业迈步,它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为新闻界,为政党报纸提供了有益借鉴。
  B、北京:
  a、历史背景:北京各派军阀政客争权夺利,压迫收买报纸,充作他们政争的工具;
  b、绝大多数报纸在新文化运动中仍热衷政党之争而置身运动之外,报纸充满各派军阀互相攻忤,满纸荒唐,毫无生气;
  c、但以邵飘萍为代表的进步报人受时代潮流推动,为寻求报业改革和发展独立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努力,邵飘萍曾创立北京新闻编译社,以打破外国通讯社垄断,1918年,又创办《京报》,坚持评论时政,抨击列强侵略和军阀专制统治,成为北京影响巨大的舆论机关,但不断受到迫害;
  d、军阀统治下北京地区报纸发展状况表明,处于旧政治下的民营报纸,一般都与军阀势力既有联系又有矛盾,在艰难曲折中求生存,一些报人和报纸,虽然力求进步,但往往遭受迫害,难以为继。
  2、国内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报业仍有缓慢发展
  A、上海:
  a、新办《商报》主要刊登商业、金融、经济文章,成为上海大报之一;
  b、《申报》《新闻报》稳步发展,营业上升;两报注重扩大版面,增设专栏、专刊等到,报纸内容综合化杂志化,加大广告、商业经济、文化娱乐方面的版面,同时削减时事评论的篇幅,避免以言论取祸;
  B、北京:
  a、邵飘萍复刊《京报》后,努力向现代化报纸方向前进。先后在大中城市派驻访员,设立分馆,改进设备,努力改革业务,力求多发新闻,讲求时效,加强对时避的报道和评论,鲜明支持人民爱国反帝斗争;
  b、成舍我主持的《世界日报》开始形成报系,同时出版《世界晚报》《世界画报》等;
  C、天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奉行“四不”方针,向大报发展
  3、总结:民营报纸地位、影响。
  十三、试述清政府至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1、清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
  (1)清代政府官报可以追溯到1896年,清政府将解禁后的强学会改为官书局,出版了《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这是较正式,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中央官报,其样式同报房《京报》,内容接近《中外纪闻》。此后,一些省份也起而效仿,但这些官报并未被授权公布政府法律、命令的机关,这和后来的《内阁官报》等清政府正式机关报又有所不同,这些报纸还基本上没有构成近代报刊要求之一的言论,在同时期的国人近代报刊中,思想内容最为保守,业务最落后。
  (2)戊戌政变后,官报均停办。但时隔不久,一些官方商务机构率先出版报刊,1899年武昌出版《湖北商务报》,1900年上海出版《江南商务报》,分别为汉口商务局和江南商务局主办,从内容到形式均向机关报前进一步。
  (3)20世纪初年,随着慈禧许诺实行新政,从1902至1905年,出现了20多种官报,其中大部分是各省出版的,并开始自称“官报”,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北洋官报》《湖北官报》等,一些部门也出版了部门官报,如《北洋学报》等,这一时期的官报出版活动中,中央落后于地方。
  (4)1906年,为了预备立宪,官报的出版更为踊跃,一时兴盛。清政府中央部门出版了一些部门官报,如《商务官报》,这是清政府第一种较为正式的中央官报,但还不是发布命令的机关,直到1911年该报改名为《内阁官报》,隶属“责任内阁”,被授权代表政府发布命令、法律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政府机关报。
  (5)20世纪初的官报刊期不一,但日刊逐渐增多,文字以文言为主,内容普遍官气十足,极为死板,不议论人物和时政。从19世纪70年代至武昌起义前,从洋务派官员开始,从地方开始,清政府越来越重视报刊宣传,先后出版90多种官报,妄图借官方权威操纵舆论,抵消民办报刊的影响。但随着清政府统治的衰退,官报虽越来越多,影响却越来越有限。
  2、北洋军阀官办新闻事业
  (1)袁世凯1912年窃取临时大总统后,非常重视控制舆论,创办了御用报纸,其中有影响的是北京的《亚细亚日报》,它打着民办的旗号,散布拥袁的反动言论
  (2)1925年,段祺瑞政府司法兼教育长章士钊创办《甲寅》周刊,提倡封建复古,反对新文化运动,维护军阀统治。
  3、国民党官办新闻事业
  (1)官办新闻事业从规模和层次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全国政权建立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传播事业网
  (2)《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机构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
  (3)此外,国民党还办有20多座地方广播电台,地方党部办了地区党报,政府机关报,各派系,大小军阀也都有自己的报纸,这样,国民党组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事业网
  4、小结、简述其性质、作用。
  新闻传播学考研中,专业课占据了300分的分值,中公考研建议2017年考生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上。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选择考研辅导班;,就选中公考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