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6:37

2017考研:传播学基础知识汇总(十四)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同学专业课基础阶段的复习应该已经进行一大半了,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考研会考察的一部分。中公考研整理了传播学的常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是有关受众的相关内容。
  一、受众的界定与类型
  1、受众定义:即受传者、或称阅听者,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
  2、 受众特点:多、杂、散、匿
  大众传播受众数量巨大,许多大型媒介的受众要用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亿来计算。
  大众传播受众由不同民族、国家、阶级、阶层、社会地位、职业、文化水平的社会成员构成,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是大众传播中一个复杂的子系统。
  大众传播受众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事着不同职业、有着不同动机,互不相识、互不联系,是无组织的群体。
  大众传播受众相对于传播者而言是隐匿的,传者可以了解受众整体的主要特征和愿望,却无法了解单个受众的具体情况及愿望、要求。
  二.受众的选择行为
  传播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受众有选择的接触一种媒介,且往往只选择那些能加强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东西。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一般加强自己已有的观点,而不是改变其信念。
  受众的选择行为体现在自由的选择使用何种媒介及接受何种信息上。
  1、 选择性注意
  指认识结构、社会类型和有意义的社会联系所产生的,与这些因素有关的媒介内容注意力的方式。从媒介选择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和喜爱的媒介,如知识分子一般选择印刷媒介,教育程度偏低者多选择电子媒介;从传播内容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能够支持其信念和价值观念的信息,以减轻认知上的不和谐;从传播的形式上来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取向。
  2、 选择性理解
  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
  在受众注意到的信息中,只有一部分才被进行深层认识、思考和处理。
  3、 选择性记忆
  受众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容。受众在选择性的接受和理解之后,能够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量大大小于前者。
  三.受众研究与受众理论
  1、受众研究
  2、受众理论
  新闻转播学考研中,专业课占据了300分的分值,中公考研建议2017年考生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上。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考研:传播学基础知识汇总(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