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4:35

《中国新闻传播史》(古代与近代部分)必备知识(6)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青年》:(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1915年9 月15日创刊于上海。它的出现标志着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敬告青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带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从创刊到1922 年7 月止,共9 卷。陈独秀主编。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18年1 月,第4 卷第1 号开 始,实行轮值主编制。主编人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
  《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上中主要的宣传贡献有哪几个方面?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 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它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政论:《驳康有为致总理书》、《宪法与孔教》、《袁世 凯复活》、《复辟与尊孔》等,并在《通信》栏对尊孔言论“词而辟之”。他以袁世凯称帝的事实理论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新青年》提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 黑暗愚昧现象。陈独秀撰写《偶像破坏论》支持此观点。 ③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紧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 革命的三大主义。《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好似春雷初动,惊醒了一代青年。
  陈独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毛泽东对其评价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他是五四运动时期 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一文。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 《提出六方面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 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提倡的科学内容包括了科学和民主。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 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1916年从日本寄给《 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1918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 新青年》第6 卷第5 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鲁迅;他给《新青年》写的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首次署名鲁迅)。还写了论文、 小说、杂文,工五十多篇,鞭挞封建主义,痛斥尊孔复辟势力,鼓舞青年投身发封建斗争。后又在《新青年》上发表《孔乙己》、《药》等小说,并在该刊《随感录》栏发表了二十多篇杂文,显示了“文学 革命”的实绩。
  胡适,被称为“白话圣人”。
  “双簧戏”:《新青年》第4 卷第3 号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的总题下发表了著名的新旧文学论战的两封信。一封是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辑部反对文学革命的来信,一封是刘半农写的万余 言反驳书《致王敬轩信》,逐条批驳王的论点,具体论述文学革命的必要性。这二封信的辩驳,推动了文学革命问题的讨论。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陈独秀撰写,为了宣扬倡导民主与科学,哪怕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是坚持反封建文化运动的战斗宣言,也是《新青年》前期思想宣传的基本总结。《劳动节纪念号》:李大钊在筹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把《新青年》编成的一期专号,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新的集合点。
  《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是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于1918年12 月在北京创刊。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他和李大钊都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 社会主义。从第26期起,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 《每周评论》大力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每周评论》配合《新青年》,支持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斗争。《每周评论》是4 开采版小型报,栏目新颖多样。《每周评论》对于五 四运动的报道,尤其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带动下,进步学生报刊一年之内全国这类新出版的刊物就达到400 种之 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报》1920年9 月,《新青年》改组从第8 卷第1 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 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彻底的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启蒙教育,激励、 团结一代新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共产党》月刊: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 日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毛泽 东称赞它:“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1920年7 月,共产国际工作组和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创办“中俄通讯社”(后来简称“华 俄社”)由来华小组成员兼翻译杨明斋主持。
  工人报刊: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劳动界》(上海)、《劳动音》(北京)、《劳动者》(广州)等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唤起了 工人的觉醒。它们的出版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始和工人运动结合,是先进知识分子从事工人运动的良好开端。 (《劳动者》以《劳动歌》为题最早译载了《国际歌》歌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新闻传播史》(古代与近代部分)必备知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