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4:12

2017考研心理学:心理学之人格(2)

  人格理论是2017考研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板块,四大理论下又细分很多的相关理论,现如今关于青少年成长以及人格发展方面的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所以这部分也容易成为考点。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考研心理学之人格。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格理论(一)
  1.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①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②共同特质是指在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或群体所共有的特质;个人特质是指某个体所独有的特质。③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一般有5~10个)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个体身上最典型、最概括的人格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那些重要特质属于中心特质。次要特质是个体身上不太重要的特征,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2)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四层特质模型。①个别特征和共同特质。②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6PF测的就是根源特征。③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根据特质又分为体质特质(生物因素决定)和环境特质(环境因素决定)。④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同时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3)艾森克:①艾森克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并据此编制了EPQ。②若以外倾性维度作为X轴、神经质维度为Y轴做平面图,将构成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与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稳定外倾—多血质;稳定内倾—黏液质;不稳地外倾—胆汁质;不稳地内倾—抑郁质。
  (4)大五人格理论:塔佩斯用词汇学方法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①外倾性。②宜人性。③责任心。④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⑤开放性。五个特质的首字母构成了“OCEAN”,据此编制了NEO-PI-R。
  (5)七因素模型:特里根,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和因袭性,IPC-7为其测量工具。
  关于艾森克的那个四种气质类型理论,相信即使不了解心理学的人应该也听说过,而且不同的特质也对应着人不同的性格和生理特点,不知道你是否测试过自己属于哪一类,如果测试出来了,可以在考研复习中,将这一特质的优点有效发挥,并合理控制这一特质的缺点,相信对你的复习也会有所帮助。
  考研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塑造和健全人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而一开始可能解决不好的人也会慢慢学会去解决,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把我们的人格往好的一面发展。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了暑期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选择考研辅导班,就选中公考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考研心理学:心理学之人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