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备考:思维概述
在心理学考研中普通心理学是个重头戏。因此,一定要在备考初期的时候把基础打牢。下面是中公考研分享的思维概述这部分知识点。1.思维的含义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2.思维的特征
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间接性: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改组性:思维指向事物的新特性和新关系,这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3.思维的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来于实际的动作。
形象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思维。
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一问题。
直觉思维:迅速理解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
辐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县城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和思维活动。
4.思维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特征、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比较: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关系。
抽象: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之分。
初级概括: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
高级概括: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
专业课的分值在考试中占据着很大的分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生能否成功。因此无论是跨学科考生还是同等学力的考生,都要尽早进入复习状态,进行科学的复习,相信你会离成功更近一步。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