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3:07

2017年心理学考研备考:维果斯基发展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通常与教育心理学放在一起,二者所占分值约为70分。对于这一门科目,考生都明白花费太多时间会得不偿失,但不背诵又会痛失分数,所以在这一科的复习上要抓住重点知识。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认为,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工具的使用引入了新的适应方式,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物质生产工具导致人类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工具”,即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指向外部,引起客体的变化,而符号语言指向内部,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人在改造自然时也就改变了自身的性质。
  1、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2、心理发展的标志: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四方面表现: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③各种心理机能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语言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质变的结果。
  具体原因有三:①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社会规律的制约
  ②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
  ③经验不断的内化
  4、心理发展与教学:
  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教学中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的,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教学在内容、水平、特点和速度上决定着智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
  ③学习最佳期限
  学习任何知识或机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作用而不造成发展障碍,要让儿童在最佳年龄学习对应的知识。
  ④“内化”学说
  教学激起并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把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内部的财富。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心理活动首先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形成,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默默在头脑中进行。掌握语言和符号是内化的关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心理学考研备考:维果斯基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