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2:26

2016考研心理学考前突破试卷第二套(参考答案1)

  转眼间时间已经进入到11月下旬,此刻,距离2016考研初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冲刺阶段,每位研苞更需要全方位地复习自己的备考科目。
  下面,中公考研为考生们提供了2016考研心理学考前突破试卷(参考答案),考生们在临考前做最后一次突破。
  2016考研心理学考前突破试卷第二套(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5 B B D A A  6-10 B A A B A
  11-15 C A C C C  16-20 B D C A B
  21-25 C B C A C  26-30 A A A B A
  31-35 D A D D C  36-40 A C A C D
  41-45 C C C C A  46-50 D B B C B
  51-55 B B C C B  56-60 D D D D B
  61-65 D C A D A
  二、 多项选择题
  66.BD  67.ABC  68.BCD  69.ABCD  70.ACD
  71.ACD  72.AC  73.ABCD  74.ABD  75.ABCD
  三、 简答题
  76.
  答:内隐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其与外显学习在现象学、实验操作、神经生理学以及学习机制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近年来,虽然内隐学习的独立地位已被充分确立,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是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结合物。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区别:
  第一,现象学上的区分。内隐学习是自动的,外显学习是需要意志努力的;内隐学习是稳定的,外显学习是易变的;内隐学习较抽象,外显学习则易受表面刺激影响。
  第二,实验操作上的区分。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都同等程度的对意识知识敏感,而当对某一特定的刺激纬度,间接测验表现比直接测验来得更敏感时,就可以发现无意识学习(即内隐学习)的存在,这时内隐学习独立存在的分离逻辑假设,内隐学习的经典实验研究中都发现了这种内隐的优势效应。
  第三,神经生理学上的区分。大量研究表明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神经生理基础是不同的,它们有着相互独立的生理机制。
  第四,学习机制上的区分。从学习机制上探讨两者的区别是从根本上将两者分为两个独立系统的有效方法。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加工方式、心理表征和产生信息三个方面。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深层联系:
  第一,外显学习对内隐学习的影响
  外显学习有时阻碍内隐学习,有时又促进内隐学习。
  第二,内隐学习对外显学习的影响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内隐学习反过来也会对促进外显学习,二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第三,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权衡现象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还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说,任何一种学习任务都是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混合、联系与权衡的产物。
  77.
  答:聚合交叉设计是发展心理学主要的研究设计之一。它是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研究方法。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许多长处。
  优点是既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也可从纵向的角度了解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
  78.
  答:常模参照测验是指通过将被试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看其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解释分数的测验。
  标准参照测验是通过将被试得分与某一绝对标准进行比较,看其是否达到某一绝对标准来对分数进行解释的测验。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解释分数的方式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适用范围的不同;对题目难度的要求不同。
  推荐:2016考研心理学最后一个月 如何完美逆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考研心理学考前突破试卷第二套(参考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