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0:39

2016考研心理学解析概念

  概念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本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就类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
  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例如:“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这就是从外延角度说明“森林”的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另外一种解释: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都有必要条件即客观事物(客观对象),其中必要条件唯独只有一个,充分条件有N个。条件越多,概念外延越小。条件都是带有作用性质的。
  概念的种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2)根据概念反映的客观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合取概念(毛笔、水果)、析取概念(好学生)和关系概念(上下、高低); (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前科学概念(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明确概念); (4)自然概念和人为概念。
  概念掌握的三种学习方式:类属学习(派生类、相关类)、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最易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影响; (2)学习者自身因素; (3)下定义; (4)科学概念的理解
  ① 要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② 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③ 要充分利用变式; ④ 要用正确语言表述;
  ⑤ 形成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之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考研心理学解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