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40:31

2016考研心理学——幼儿思维的发展

  思维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思维是幼儿心理生活活动的基础,人的一切行为都是通过思维来完成的,幼儿的一切活动离不开思维,只有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幼儿认识他周围的环境,认识周围事物,对各种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同时把握事物。
  2、思维的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不停留在表面的特征,能进一步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思维是提高高级的认识的活动,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思维的发生和发展使幼儿的整个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4、思维水平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思维水平提高,幼儿对自己和他人有意识,使幼儿知道自我,是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这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基础。
  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一) 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1、从思维发展的方向看,幼儿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额,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气力啊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儿童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所用的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的,例如:直观行动思维:感觉和动作;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表象;抽象逻辑思维:概念。
  3、儿童思维起先是外部的,展开的,以后逐渐向内部的、压缩的方向发展。
  4、随着思维内化其内容从表面的,片面的材料逐渐向间接化、深刻化,逐渐能全面的、客观的发映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其范围越来越扩大。
  (二) 0-3岁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 主要特点是直观行动性,主要表现:
  1、开始有词的概念。
  2、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征,总的来说处于思维的低级阶段。但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标志着智慧活动的真正开始,还意味着意识的萌芽。
  (三) 3-6、7岁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
  随着儿童与周围环境的频繁和深入,儿童思维有了新的特点
  1、思维具体形象化,它以直观行动思维为基础,以形象思维或表象为加工材料,主要还是以感知觉思维,但它以行动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
  2、思维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有了初步的概括能力,有了粗浅的因果关系判断。
  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策略
  1、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盒活动材料,丰富幼儿的表象。
  2、为幼儿多提供活动与操作条件的机会,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3、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形象可爱的教具和玩具,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的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应该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一些理解的概念,从而促进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考研心理学——幼儿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