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24:36

2017金融硕士考研: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下面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2017金融硕士考研部分国际金融名词解释,供各位考生参考。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错误与遗漏账户——一种抵消结账时出现的净的借方或贷方余额的账户,数目与上述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
  临时性不平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
  结构性不平衡——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汇率水平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收入性不平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周期性不平衡——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预期性不平衡——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使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马歇尔-勒纳条件——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J曲线效应——贬值对贸易收支发送的时滞效应。
  【汇率基础理论】
  外汇——指外国货币或心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即期汇率——指目前市场上两种货币的比价,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
  远期汇率——指当前约定,在将来某一时刻交割外汇所用的两种货币比价,用于外汇远期交易和期货买卖。
  固定汇率——指本国货币当局公布的,并用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维持其不变的货币与某种外国参照货币(或贵金属)之间的固定比价。
  浮动汇率——指由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本国货币当局不加干预的货币比价。
  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
  有效汇率——是某种加权平均的汇率,最常用的是以一国对某国的贸易在其全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权数。
  一价定律——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宝的可贸易品价格相同。
  绝对购买力平价——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即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
  直接标价法——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间接标价法——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
  套补的利率平价——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大约等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必然升水;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必然贴水。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市场预期其远期升值;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市场预期其远期贬值。
  汇率超调——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或者“滞后”的特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生纷纷报考专硕而不是学硕,而且大部分院校的专硕招生比例一直在提升。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金融硕士考研:国际金融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