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融硕士考研:金融学基本知识原理小结
下面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金融学基本的知识原理,供2017考研的各位考生参考。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货币层次作如下划分:
(1)现钞(M0)=流通中的现金。
(2)狭义货币(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
我国现行货币层次的划分:
根据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法”,我国的货币分层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农业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临时信用卡存款
M2=M1+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信托类存款+临时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同业存放
货币制度的形成: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准备金制度
主币:又称为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本位币的特点:
1、自由铸造。
2、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3、金属本位币规定磨损公差,以保证其足值性。对于流通中磨损超过重量公差的本位币,不准投入流通使用,但可以向政府指定的机构兑换新币,即超差兑换。
辅币:是“辅助货币”的简称,主要用于零星支付和“找零”。辅币的基本特点:辅币一般用贱金属铸造;辅币是不足值货币;辅币可以与本位币按固定比例自由兑换;辅币实行限制铸造;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
准备金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
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特征:银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白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贵金属都是铸造本位币的材料。特征:两种货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金银复本位制类型:平行本位制:由生金与生银的市场价格确定金币与银币的交换比价。双本位制:国家法定金币与银币的交换比价。跛行本位制:两者都是本位币,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则不能自由铸造。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双本位制条件下,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名义面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所谓良币必然会被熔化或者输出到国外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所谓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大家都知道专业课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想总分获得高分,专业课就必须考高分。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