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融学综合复习笔记(6)
信 用一、信用范畴及其产生与发展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借贷
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产生的逻辑线索:
1.实物借贷
以实物为对象(本金、利息)的借贷活动
在自然经济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
2.货币借贷
以货币为对象(本金、利息)的借贷活动
商品经济是货币借贷存在的基础
3.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
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
信用秩序的维系:征信体系
2.高利贷的经济基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信用形式,存在基础是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
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货币获得比较困难,而贷款的需求相对比较大。货币供不应求,贷者便可以索取高额利息
3.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高利贷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但它又不创造新的生产方式
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可能使高利贷资本向产业资本转移
高利贷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使雇佣工人的队伍形成
高利贷丧失垄断地位,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建立
专硕的题型复杂多样,内容范围广,想要在专硕考试中突出重围,不仅需要灵活掌握答题技巧,同时,跟平时的积累也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明白的都会一一帮你搞定。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