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金融硕士冲刺论述题(10)
考研金融硕士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中公研搜集整理的一些论述题,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考生们在这些题目中得到一些帮助。如何科学理解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又该如何做出选择?
(1) 两种经营模式的内涵:
分业经营是指对金融中介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按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a.是指金融业与非金融业之间的分离,金融中介机构不能经营非金融业务,也不能对非金融中介机构持股;b.是指金融业中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行业的分离,任何一个子行业不能经营其他两个子行业的业务;c.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各子行业内部有关业务的进一步分离。
混业经营是指金融中介机构实行综合经营的金融制度。按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a.金融业与非金融之间的综合经营;b.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综合经营;c.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内部的综合经营。
(2) 两种经营模式的理论依据
分业经营的理论依据有:a.银行过深地卷入证券业务会导致银行体系的风险增大,容易导致银行体系的崩溃;b.商业银行在巨额利润的引诱下,会把大量资金投向股票投资,使商业银行业务走上歧途;c.商业银行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对企业信息掌握完整,这样容易导致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中危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混业经营的理论依据有:a.混业经营具有信息优势;b.混业经营有利于实现范围经济;c.混业经营能够实现资金的统筹安排,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
(3) 两种经营模式的优劣比较
分业经营的优势:a.有利于控制系统性风险;b.有利于排除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c.避免出现垄断,形成过大的综合型银行集团;d.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e.便于国家进行分业管理。
分业经营的劣势:a.使得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缺乏优势互补;b.单一型银行缺乏竞争力;c.商业银行规模效应得不到利用。
混业经营的优势:a.有利于银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b.商业银行经营各种业务可做到优势互补;c.降低银行的市场风险;d.充分了解客户;e.增加银行利润。 混业经营的劣势:a.容易形成垄断;b.不同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c.容易导致新的风险。
(4)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现状
在我国发展混业经营主要有如下几点意义:a.混业经营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实行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可以发挥各业务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b.实行混业经营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c.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有利于部分国有企业的脱困及治理结构的完善。混业经营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持有企业的股份,可以采用相对控股的手段实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优化国企的资本结构,帮助其脱困和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由此,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地必然选择。在实践中,我国金融管理当局也在逐渐放松严格的分业经营管制。
就我国金融业现状而言,在短期内实行完全的混业经营,条件尚不成熟,需要逐步实现由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过渡。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制约:a.我国金融机构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自律能力不强,风险意识差。混业经营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求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从而尽量避免出现,金融危机,影响社会稳定。我国商业银行刚从专业银行转化过来,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b.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支持;c.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限制了混业经营的实行;d.相应的金融法律、法规不配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