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金融硕士冲刺论述题(3)
考研金融硕士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中公研搜集整理的一些论述题,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考生们在这些题目中得到一些帮助。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和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收益:
(1)可以获得高昂的铸币税收益。铸币税是指拥有货币发行权的主体通过发行货币所获得收益,是发行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购买力减去铸币的成本后的余额,纸币的发行成本费用非常低,它的发行收益几乎等于纸币的面值。
(2)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可以减少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汇率风险,减少我国因使用外币而造成的财富流失。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少,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随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3)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改变日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我国不利的影响。
(4)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可以优化世界货币的结构,改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支持世界货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世界货币能更好地发挥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消除“特里芬难题”所带来的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弊端:
(1) 人民币国家化将破坏我国经济的稳定性,是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变得易于波动
甚至动荡。所前述,当人民币国际化之后,资金跨境流动将更加自由。一旦本外币利差收益丰厚或升值贬值预期强烈,兑换和流动的规模将变得非常庞大。这种情况将明显加剧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
(2) 增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削弱国家调控物价和GDP增速等经济目标的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数额巨大的人民币,这部分人民币的流动可能会削弱央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
(3) 加大了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1) 货币储备国对世界货币的选择是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基本条件。这主要取决
于四个因素:a.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b.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进出口数额上;c.货币发行国的资金融通数量;d.货币币值的稳定性。
(2) 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进程。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是国际资本流动
对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技术性要求。人民币的国际化与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可以相互促进,而不必等到资本项目可兑换之后才进行。
(3) 拥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和完备的银行体系。高度发达并且开放的市场
可以为国内外提供拥有较高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这些产品能够迅速交易变现,并且以比较低的成本迅速进出该市场,从而规避风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须依靠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来支持。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趋势,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增强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能够实现。
页:
[1]